福州
厦门
泉州
中国通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中国佛教名山,牛首山游览正当时
诗文内容
《春望牛首》
遥岑峙立势苍然,春听莺啼景物鲜。
叠嶂倚天江月外,三山映带石城边。
诗人简介
朱元璋,字国瑞,初名重八、兴宗。朱元璋出生在安徽凤阳,一个贫穷农民家庭,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十七岁入皇觉寺为僧,化缘乞食。
25岁时,朱元璋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在郭子兴手下,率兵出征,升九夫长。郭子兴把养女马氏嫁与了他,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马皇后。此后,朱元璋号“朱公子”,始改名取字。
后来,朱元璋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连升迁,至正十六年,即1356年,朱元璋克集庆,改称应天府,称吴国公。
至正二十三年,攻杀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即1364年,即吴王位。此后,在苏州围困张士诚。次年,始称吴元年,攻破苏州,俘杀张士诚。
至正二十七年,即1367年,吴王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次年,朱元璋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同年,攻克大都,灭亡元朝。
1398年6月24日农历闰五月初十,一代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逝世。
景区介绍
牛首山,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南郊风景区,是中国佛教名山。牛首山,因为山顶突出的双峰相对峙,形似牛头双角而得名,民间又称为牛头山。
在东晋时期,宰相王导曾劝谏晋元帝司马睿,请晋元帝南眺牛首。王导劝喻司马睿说:“此天阙也,岂烦改作!”。牛首山故而得名“天阙山”。清朝乾隆时期,“牛首烟岚”列入金陵四十八景。
2015年10月27日,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正式供奉至牛首山佛顶宫内,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正式开园。
佛顶宫、佛顶塔、佛顶寺
佛顶宫,是佛顶骨舍利供奉之地,总体高度达到了89.3米。
佛顶宫外部空间分为大穹顶、小穹顶和佛顶摩崖三大部分,内部空间由禅境大观、舍利大殿和舍利藏宫三大空间构成,一共九层,地上三层地下六层。
其中,佛顶摩崖又称为佛顶摩崖文殊圣山,雪酱觉得很值得一去。上下两层,上层依照北方石窟的样子,取天然巨石雕凿成十三座大小石窟,下层以各种浅深浮雕和经文石刻为主,上下两层合为一只巨型佛手。
同时,还有莲花宝座、佛千佛殿、万佛廊。
佛顶塔,塔高88米,九级四面,是一座唐代风格的建筑。
牛首山有寺院,初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即503年,原名佛窟寺,又称弘觉寺。唐朝贞观时期,寺院规模宏大,为禅宗之前“牛头禅”发祥地。到了清朝,为避乾隆皇帝弘历名讳,改称宏觉寺。南京抗日战争时期,宏觉寺惨遭日军焚毁。
2015年,佛顶寺重建。佛顶寺住持曙光法师,建筑仿唐风格,共有殿堂七座,外围有僧竂、斋堂等。
牛头禅文化园
牛头禅文化园在宏觉寺遗址上建造。核心景点为弘觉寺塔,塔高45米,七级八面,是南京现存最古老的一座仿木结构的砖塔。
1956年,在弘觉寺塔的地宫出土了鎏金喇嘛塔,成为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
1957年,弘觉寺塔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世凹桃源
世凹桃源,有“中国最美村镇”和“牛首文化第一村”的美誉,是江宁区都市生态休闲农业示范村“五朵金花”之一。
在南宋时期,世凹桃源被称为“大师凹”。说起历史来历,与抗金名将岳飞有关。
当年岳飞在牛首山抗击金朝金兀术,曾在此囤粮练兵。因为三面环山,形成山凹地形,故被称为“大师凹”。后来,因为“师”字代表军队,为了免除战争的味道,将“师”改为“世”,寓意太平盛世。
如今,世凹桃源整体建设风格以徽派建筑为主,素食文化、茶文化、牛首文化、佛教文化交织其中。
郑和文化园
郑和文化园,是明朝著名航海家郑和的墓冢。
说起郑和,便是郑和下西洋的事迹最为著名。
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郑和七下西洋,与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缔结邦交,促进友谊,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同时,他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洲际航海家。
原墓是长方形,南北走向,1985年修葺,墓后墙镶嵌石碑,刻隶书“郑和之墓”。
南唐二陵
南唐二陵位于牛首山南麓,是五代十国时期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二陵指的是钦陵和顺陵。
钦陵是李昪及其妻宋氏的陵墓,而顺陵则是中主李璟及其妻钟氏。其中,钦陵规模较宏大。
南唐经济文化的繁荣,在文学、美术、书法、音乐等诸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儒衣书服盛于南唐”,“文物有元和之风”。后主李煜更是成为一代词宗。
岳飞抗金故垒
公元1130年,即南宋建炎四年四月,金兀术率金军逼近南京,岳飞在牛首山设伏,构筑石垒,大败金兀术大军。
《宋史岳飞传》记载着牛头山大捷,也就是牛首山的著名战役,距离今天已经有860年。
至今,岳飞抗金故垒,尚且保留,有一段200米长的石垒遗址。
中国通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中国佛教名山,牛首山游览正当时
诗文内容
《春望牛首》
遥岑峙立势苍然,春听莺啼景物鲜。
叠嶂倚天江月外,三山映带石城边。
诗人简介
朱元璋,字国瑞,初名重八、兴宗。朱元璋出生在安徽凤阳,一个贫穷农民家庭,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十七岁入皇觉寺为僧,化缘乞食。
25岁时,朱元璋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在郭子兴手下,率兵出征,升九夫长。郭子兴把养女马氏嫁与了他,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马皇后。此后,朱元璋号“朱公子”,始改名取字。
后来,朱元璋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连升迁,至正十六年,即1356年,朱元璋克集庆,改称应天府,称吴国公。
至正二十三年,攻杀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即1364年,即吴王位。此后,在苏州围困张士诚。次年,始称吴元年,攻破苏州,俘杀张士诚。
至正二十七年,即1367年,吴王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次年,朱元璋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同年,攻克大都,灭亡元朝。
1398年6月24日农历闰五月初十,一代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逝世。
景区介绍
牛首山,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南郊风景区,是中国佛教名山。牛首山,因为山顶突出的双峰相对峙,形似牛头双角而得名,民间又称为牛头山。
在东晋时期,宰相王导曾劝谏晋元帝司马睿,请晋元帝南眺牛首。王导劝喻司马睿说:“此天阙也,岂烦改作!”。牛首山故而得名“天阙山”。清朝乾隆时期,“牛首烟岚”列入金陵四十八景。
2015年10月27日,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正式供奉至牛首山佛顶宫内,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正式开园。
佛顶宫、佛顶塔、佛顶寺
佛顶宫,是佛顶骨舍利供奉之地,总体高度达到了89.3米。
佛顶宫外部空间分为大穹顶、小穹顶和佛顶摩崖三大部分,内部空间由禅境大观、舍利大殿和舍利藏宫三大空间构成,一共九层,地上三层地下六层。
其中,佛顶摩崖又称为佛顶摩崖文殊圣山,雪酱觉得很值得一去。上下两层,上层依照北方石窟的样子,取天然巨石雕凿成十三座大小石窟,下层以各种浅深浮雕和经文石刻为主,上下两层合为一只巨型佛手。
同时,还有莲花宝座、佛千佛殿、万佛廊。
佛顶塔,塔高88米,九级四面,是一座唐代风格的建筑。
牛首山有寺院,初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即503年,原名佛窟寺,又称弘觉寺。唐朝贞观时期,寺院规模宏大,为禅宗之前“牛头禅”发祥地。到了清朝,为避乾隆皇帝弘历名讳,改称宏觉寺。南京抗日战争时期,宏觉寺惨遭日军焚毁。
2015年,佛顶寺重建。佛顶寺住持曙光法师,建筑仿唐风格,共有殿堂七座,外围有僧竂、斋堂等。
牛头禅文化园
牛头禅文化园在宏觉寺遗址上建造。核心景点为弘觉寺塔,塔高45米,七级八面,是南京现存最古老的一座仿木结构的砖塔。
1956年,在弘觉寺塔的地宫出土了鎏金喇嘛塔,成为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
1957年,弘觉寺塔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世凹桃源
世凹桃源,有“中国最美村镇”和“牛首文化第一村”的美誉,是江宁区都市生态休闲农业示范村“五朵金花”之一。
在南宋时期,世凹桃源被称为“大师凹”。说起历史来历,与抗金名将岳飞有关。
当年岳飞在牛首山抗击金朝金兀术,曾在此囤粮练兵。因为三面环山,形成山凹地形,故被称为“大师凹”。后来,因为“师”字代表军队,为了免除战争的味道,将“师”改为“世”,寓意太平盛世。
如今,世凹桃源整体建设风格以徽派建筑为主,素食文化、茶文化、牛首文化、佛教文化交织其中。
郑和文化园
郑和文化园,是明朝著名航海家郑和的墓冢。
说起郑和,便是郑和下西洋的事迹最为著名。
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郑和七下西洋,与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缔结邦交,促进友谊,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同时,他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洲际航海家。
原墓是长方形,南北走向,1985年修葺,墓后墙镶嵌石碑,刻隶书“郑和之墓”。
南唐二陵
南唐二陵位于牛首山南麓,是五代十国时期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二陵指的是钦陵和顺陵。
钦陵是李昪及其妻宋氏的陵墓,而顺陵则是中主李璟及其妻钟氏。其中,钦陵规模较宏大。
南唐经济文化的繁荣,在文学、美术、书法、音乐等诸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儒衣书服盛于南唐”,“文物有元和之风”。后主李煜更是成为一代词宗。
岳飞抗金故垒
公元1130年,即南宋建炎四年四月,金兀术率金军逼近南京,岳飞在牛首山设伏,构筑石垒,大败金兀术大军。
《宋史岳飞传》记载着牛头山大捷,也就是牛首山的著名战役,距离今天已经有860年。
至今,岳飞抗金故垒,尚且保留,有一段200米长的石垒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