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今年国庆添新景

重塑地标 继往开来  

“文献名邦”“壶兰雄邑”牌坊恢宏矗立 

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今年国庆添新景


国庆节临近,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开街在即,一度消失的“文献名邦”“壶兰雄邑”牌坊在莆田旧县衙署所在地、今荔城区县巷南北两端重立,为莆田市增添新景观。

“文献名邦”牌坊在明清时期的莆田县衙署所在地、县巷南端重立。
立在县巷北端的“壶兰雄邑”牌坊。 湄洲日报记者 蔡昊 摄

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工程专家组成员萧亚生全程参与牌坊重立。他说,历史上“文献名邦”“壶兰雄邑”两座牌坊,为左右一对四柱木牌坊。此次重立,仍恢复古代“衙门坊”形制。考虑到县巷建坊位置的实际情况,以及牌坊材料的耐用性,把木坊改为四柱三间冲天式石牌坊。这种形制牌坊,在宋代称“棂星门”,北京天坛、文庙等都有沿用。

记者了解到,“文献名邦”牌坊通宽9.71米、高8.14米,背面是“善俗”;“壶兰雄邑”牌坊通宽9.22米、高7.94米,背面是“淳风”。这两道牌坊均保留了其最初名称。

立于县巷南端的“文献名邦”牌坊,选雕莆籍宋代名臣蔡襄、史学家郑樵、诗人刘克庄、明代状元柯潜、清代巡抚彭鹏五贤,并在背面雕刻“渔樵耕读”图,次间正反面分别雕刻“琴棋书画”图,反映文献名邦的传统习尚。

立在县巷北端的“壶兰雄邑”牌坊,雕饰“壶山兰水”和“九华寿溪”图,以作莆田雄伟地理格局的代表,并以石室藏烟、南山松柏、西湖水镜、柳桥春晓等“莆田二十四景”景观图,展示雄邑的自然与人文胜景。

宋代,兴化军以莆田良善风俗而在今县巷南路口立“善俗坊”。明洪武三年(1370),知府盖天麟移莆田县署于善俗坊内。成化二十三年(1487)知县卢俊改“善俗坊”为“淳风”,而移“善俗坊”立于巷北(俗称县巷顶),这是莆田县署最早设立一对衙门坊。不久巷南复旧匾名“善俗”,北更名为“淳风”。嘉靖十年(1531)知县王钜修建县衙,将“善俗”匾改为“文献名邦”,但北面仍是“淳风”。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毁城,至四十四年(1565)知县徐执策重建县衙,并在南北重立两座衙门坊,南称“莆阳文献”,北称“海滨邹鲁”。万历十六年(1588)知县孙继有又改南坊曰“文献名邦”、北坊曰“壶兰雄邑”。清光绪十一年(1885)知县徐承禧重修“壶兰雄邑”坊。1902年,御史江春霖等乡绅重修南北两坊。1946年正月初三,文峰宫前街火灾,“文献名邦”坊被烧毁;20世纪50年代初,因扩建衙后街和县巷,“壶兰雄邑”坊被拆除。


责任编辑:

zh

网站声明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