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
厦门
莆田
宁德
数字出版作品《探秘丹青》带读者入画《千里江山图》
中国新闻网
线上展览|2023厦门书画院画师作品展(一)
厦门文联
道明竹编——指尖技艺 竹间雅韵(美在乡村·走进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人民日报
仰望昆仑的闽南画家
返归乡土讴歌自然——记彭常安的“原乡叙事”艺术展
在知识海量爆炸、各类文本包括图像都会快速炮制的当代,一切耐心、专注的工作,都显得那么弥足珍贵。2023年夏季,在四川大邑县安仁古镇的华公馆,正在举办的“原乡叙事”彭常安风景艺术展(7月27日-9月28日),就呈现出由这样出自于沉潜的创作状态而通达丰盈、无限活力的艺术境界,而这种境界,生动地体现在他用心逼近或转化的巴蜀大地瑰丽多样的地景风貌的画作空间。
来源:艺术中国 2023-09-07
艺见名作丨范迪安《鼓浪绿荫》
画面中间是一株百合在恣意地盛放。虽然根系局限在花盆的空间里,但颜色和肌理的巧妙结合让人无法不聚焦于它。橙、绿的鲜明对比冲撞出鲜活的生命力,大量的笔触涂抹在枝、叶、花上,占据了画布的主要部分。后景采用了虚化的处理方式,小心翼翼地调整狭窄的灰色、绿色和黑色的背景范围。随意点涂的黄色小花成为另一抹点缀亮色,又不过度张扬。整幅画作融入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趣味和意境,在写实与写意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2023-09-01
活态史诗《江格尔》唱响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为积极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8月22日,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重磅推出“遇见非遗”:活态史诗《江格尔》社教活动。
来源:艺术中国 2023-09-01
漫道西行望昆仑——林文德“一带一路·望昆仑”油画作品展开幕
本次画展由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厦门美术馆、厦门市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记者在展览现场采访到原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刘以光教授,他说:“林文德这次的画展是他几十年来学习创作的一次集中展示,他在绘画艺术上的成就离不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本次展览展出的为《一带一路·望昆仑》、《西行漫道》两个系列作品及其它单幅作品共一百幅。
2023-08-31
艺见名作丨范迪安《黄家花园的榕树》
这幅画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各种绿色的组合,深绿、墨绿、淡绿……蓬勃的绿代表的是生命力,给人以强烈的气势冲击。树冠和树叶的处理,运用大面积的深绿、墨绿色块,充分运用油画的肌理效果凸显其枝大叶茂的特点。在前后景的颜色运用上进行微妙区分,淡雅的蓝色与浓厚的绿色,象征着海洋与土地的融合。
“中国白——德化白瓷展”亮相国家博物馆
2023年8月26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德化县人民政府等机构共同举办“中国白——德化白瓷展”正式免费对公众开放。展览位于国博北1、北2展厅,展期3个月。
来源:艺术中国 2023-08-31
“一城春色半城花——岛城的夏天”美术名家写生作品展开幕式在厦门SM城市广场三期启幕
“一城春色半城花——岛城的夏天”美术名家写生作品展开幕式8月25日下午在厦门SM城市广场三期启幕。
2023-08-30
紫磨金丨佛面辉光紫磨金
”而佛像为何会用紫磨金来指代不变不坏的身体,学者丁福保给予了一种解释“紫者紫色也,磨者无垢浊也”,紫色在佛教中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一种神圣、和平、慈悲的颜色,无垢指的是清净世界。来自世界和平塔的佛像紫磨金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夏莲居的《无量寿经会集本》中描述到:“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令生我刹,皆具紫磨真金色身。”,可见当时的人们对于圣人品行的推崇,与对紫磨金这一品相的金子的喜爱。
凝视3000年前的生活与信仰:三星堆大展将亮相香港故宫
本展览展示成都平原地区的三星堆、金沙和宝墩等遗址出土的120件珍贵文物,分四个单元呈现三星堆的艺术世界、城市生活、精神信仰和来龙去脉,探索成都平原地区的物质文化与精神生活、艺术造诣与技术成就。眼形器等公元前1300–1100年图片©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览的第一单元“穿越之眼”聚焦各类青铜人头像、面具和神像,它们形态各异、生动而神奇,既古老又具有未来感。120件展品中近半数为2020至2022年间三星堆遗址最新发掘的重要文物,部分更是首次在四川省外展出,包括目前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展出的青铜人头像、青铜神兽、眼形器、龙形器、虎头龙身像、兽面凤鸟纹玉方座等。
来源:艺术中国 2023-08-30
中华传统经典的数字化传承与活化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当前,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既带来了社会的全方位变革,也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带来了新契机。
来源: 中国美术报 2023-08-16
BMW中国文化之旅十七载 溯海丝品茶香一览八闽风情
驾驶宝马i3电动汽车,奔赴“世界陶瓷之都”德化茶叶外销之路,也离不开中国瓷器的出海德化这座千年古县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其外销瓷更是在古今历史上都远近闻名。2023“BMW中国文化之旅——福建茶乡茶韵之旅”车队正式启程2023年是“BMW中国文化之旅”举办的第17年,去年底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值此之际,今年的“2023BMW中国文化之旅”以“福建茶乡茶韵之旅”为主题,以武夷山为起点,沿途品茗茶、学茶艺,以茶文化为纽带追溯“china”之器,游德化,访泉州,一路探寻闽南文化的非遗之路,最终抵达厦门鼓浪屿,在九龙江入海口回望古今,贯穿东西。2023“BMW中国文化之旅——茶乡茶韵之旅”2023“BMW中国文化之旅——茶乡茶韵之旅”聚焦茶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中国茶乡福建,学习、体验茶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观。
来源:艺术中国 2023-08-16
首个“全国生态日”来了,为何是8月15日?
今天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这是我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综合性活动日意义特殊重要全国生态日是如何设立的。泱波摄立法保护生态环境还有哪些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快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立法修法步伐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划定生态红线目前我国已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30余部行政法规100多件地方性法规1000余件为形成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来源: 中国新闻社 2023-08-15
艺见名家说丨张立平谈艺术创作
“画一个地方每次是不同的,特定的光线或每个阶段的思考都可能有变化。”福建美协副主席张立平谈创作。艺见名家说张立平老师专访,与你分享他的艺术创作思考,和他眼中的新媒体。
2023-08-14
艺术家孔宁捐400件救生衣给房山大峪沟
2023年8月9日下午15点,艺术家孔宁将400件救生衣捐给房山大峪沟村,提倡防灾安全意识。
来源:网易艺术 2023-08-14
支宇:欲望的景观——中国当代生态艺术的视觉认知与图像批判|生态与艺术 ②
陈安健《溪流》布面油彩91.5×133cm2018年&“生态与艺术”题字:曾昭满(艺术家、诗人)欲望的景观——中国当代生态艺术的视觉认知与图像批判文│支宇从生态美术的视觉主题看,除了对环境污染、河流干枯、土壤沙化、动物权利、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之外,中国当代艺术还涌现出来许多对现代性发展观和后工业社会消费欲望进行双重批判与抵制的艺术作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尚扬的艺术作品既直接将当代社会呈现为凌乱和破碎的视觉图景,同时也通过中国传统绘画山川悠远的画面来反衬工业文明与消费时尚对生存诗意的消解与毁坏。如果说,余明的“泥巴墙与人”系列将人放置到大凉山彝族的异域风物中去理解人在某一具体地理、历史与文化场域中生存形态,而他的“素风景”和“寂风景”系列以更纯粹或抽象的方式通过剥离人的地域具体性来呈现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原生性的话,那么,余明的“边界·极限风景”系列则以一种非常极端的题材、方式与情绪将现代性生活方式中人与自然的“极限关系”呈现了出来。
来源: 艺术市场杂志 2023-08-15
陆丝海丝味蕾交汇 西安美食中华行到访厦门
来源:中国通
我国海事系统首艘大型海道测量船“海巡08”轮在上海列编
雄安新区第四季度集中开工58个项目 总投资593亿元
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京开幕
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届世界元宇宙大会在上海开幕
来源:央广网
甘肃玉门举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年会 签约23个项目金额超百亿元
超级黄金周有多火爆?亚运经济带动周边消费 美食助力小众目的地脱颖而出
“凉”资源变“热”产业 ——六盘水避暑游催热“夏日经济”
【辣评台湾】辣评台湾一周总结
来源:链上两岸频道
意外揭“美猪失踪”恐怖真相?! 台媒体人:民进党是洗产地始作俑者
台湾10月起电价不涨,为啥老百姓高兴不起来?
陈吉仲请辞是民进党的“官场现形记”,派系斗争永远凌驾民生之上!
60余幅“黄檗禅墨”书法在厦门展出
来源:新华网
美美与共——闽藏唐卡漆画展将于9月26日开幕
艺术赋能,让乡村更美好
闽台陶瓷艺术家福建德化祭窑神:两岸瓷缘泥火交融
辽宁盘锦红海滩灿若锦霞
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江北,有一种流行叫去村里喝咖啡!
干热河谷别样风光
来福建,坐火车 | “清新福建”与你开启一场环闽生态之旅
今日中国
链上两岸
艺见中国
政商中国
行游中国
记录中国
美食中国
视频
直播
安卓手机扫码下载
苹果手机扫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