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
厦门
莆田
宁德
数字出版作品《探秘丹青》带读者入画《千里江山图》
中国新闻网
线上展览|2023厦门书画院画师作品展(一)
厦门文联
道明竹编——指尖技艺 竹间雅韵(美在乡村·走进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人民日报
仰望昆仑的闽南画家
艺术之始 雕塑为先|超越了时空束缚的立体艺术
雕塑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几乎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作为一种造型艺术,雕塑艺术通过各种可塑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以立体的形象反映艺术家对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的思考,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
2023-07-24
暑日研学 美作润心丨“一城春色半城花”作品展迎来大批学生观展
7月21日上午,厦门双十中学镇海校区2022级11班的同学们,走进厦门市文联艺术展览馆,参观首届“一城春色半城花”美术名家厦门采风写生作品展,近距离感受美术名家笔下的美丽厦门。林永潮院长为学生们讲解画作厦门书画院院长林永潮向同学们一一讲解了每幅作品的创作风格、表现手法以及创作背后的故事。双十中学师生参观展览由厦门市文联、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等主办的首届“一城春色半城花”美术名家厦门采风写生作品展展出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里、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主任王颖生等30位美术名家5月上旬在鼓浪屿及市园林植物园写生采风所创作的作品。
2023-07-21
仇英丨一个倔强的小孩
仇英《摹清明上河图》局部仇英《摹清明上河图》局部仇英《摹清明上河图》局部仇英《摹清明上河图》局部仇英《摹清明上河图》局部仇英《摹清明上河图》是根据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所创作的。仇英《摹清明上河图》局部仇英《摹清明上河图》局部仇英《摹清明上河图》局部其实,作为职业画家的仇英,一直都被放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上。仇英《摹清明上河图》局部仇英在一家手工作坊干活,白天兢兢业业地做漆匠,晚上就偷偷地作画,常常一画就是一个通宵。
来源:国画经典 2023-07-21
刘晦之丨世家子弟的不世收藏
小校经阁藏铜镜《四库全书》之梦除去甲骨和青铜器的收藏之外,小校经阁内还以藏书著名。小校经阁金石拓本图册全国最大宗私人收藏甲骨刘晦之的文物收藏堪称海内一流,尤其是龟甲骨片和青铜器的收藏,世间罕有其比。豪门望族,也是收藏世家刘家是收藏世家:刘秉璋有远碧楼藏书,当年受到郑振铎先生的重视。
来源:大藏嘉崔曜 2023-07-21
葛昌楹丨情系西泠印社,吴昌硕为其治印无数
时隔86年,“西泠印社中人”终回家在葛氏珍藏的印章中,最为著名的是吴昌硕刻赠葛昌楹的“西泠印社中人”朱文印。“西泠印社中人”印章就是次年春,由吴隐(石潜)、丁仁(辅之)请吴昌硕社长刻赠葛昌楹的。吴昌硕“西泠印社中人”朱文印1916年,在西泠印社建社13周年时,葛昌楹由吴隐、丁仁、王禔引荐成为西泠印社中人。
艺见对话丨郑景贤老师专访第八章:无限风光
2006年,郑景贤从教学岗位上退下来退休后,他依然每天作画不辍他依然继续传道授业厦门大学毕业答辩评委席上、集美大学毕业班讲台上“美丽厦门”大型画作展览上、艺术厦门博览会上还时时出现他的身影他为四川重灾区抗震救灾捐赠物资、为厦门市图书馆捐赠书籍但行好事,不问前程2013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他的作品《青山绿水白鹭归》在这一年登上了神舟十号,在太空展示了厦门之美这是厦门本土画家的作品首次进入太空它遨游了太空15天后回到地球作品的义拍款项用在“神十”返回舱着陆地--内蒙古四子王旗建设希望学校2017年,他重拾起瓷器设计的手艺,为厦门金砖会议餐具设计文样两天紧迫时间,创作了两套融合厦门元素的文样有幸两套文样被外交部选用水墨画餐具“鼓浪屿”为总统会晤一对一指定专用餐具,收藏于俄罗斯博物馆“三角梅”图案餐具则成为人民大会堂指定餐具之一2018年,他登上了“世界邮票上的中国艺术名家”作为中国艺术家的杰出人物登上美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家的邮票小小的邮票,却弥足珍贵邮票向来有着“国家名片”美誉代表着国家政府高度认可和最高赞誉无限风光在险峰郑景贤没有止步他还在向着无限风光的艺术高峰攀登每一幅作品,都是他留下的脚印扎实,坚定,有力他从不放弃理想与追求一直用自己的坚持与毅力书写一幅幅作品,书写自己的艺术人生。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画》特约编委、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2023-07-25
艺见对话丨郑景贤老师专访第七章:独特画风
”作品《春韵》入选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序列展《全代花鸟画艺术大展》对艺术的热爱和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让他不断地自我提高和自我超越成为我国花鸟画坛上一位鲜明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多次赴日本、加拿大、法国等十多个国家展出《中国画》《美术》《国画家》《人民日报》《文化报》《大公报》《世界日报》等海内外五十多种报刊均有专题介绍发表的作品辑及教学用书有百余册一个个实至名归的头衔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集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厦门市美术家协会顾问厦门市中国花鸟画研究会会长福建省中国花鸟画学会副会长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画》杂志编委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花鸟画展组委会委员、评委等。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画》特约编委、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书画研究会理事、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专业委员会委员、厦门市中国花鸟画研究会会长、福建省政协画室画家、全国花鸟画展组委会委员、评委、2017年厦门金砖会议国宴精品用瓷中国画设计师获奖作品:《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获最高奖、《中国首届国画家学术邀请展》、《北京国际扇面展》、《中国画三百家》、《全国第二届花鸟画展》、《新时代中国画展》、《全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列展》、国家人事部人才研究会《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
艺见对话丨郑景贤老师专访第六章:传道授业
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画》特约编委、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书画研究会理事、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专业委员会委员、厦门市中国花鸟画研究会会长、福建省政协画室画家、全国花鸟画展组委会委员、评委、2017年厦门金砖会议国宴精品用瓷中国画设计师获奖作品:《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获最高奖、《中国首届国画家学术邀请展》、《北京国际扇面展》、《中国画三百家》、《全国第二届花鸟画展》、《新时代中国画展》、《全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列展》、国家人事部人才研究会《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首届书画大展》最高奖、《86年福建省中国画展》最高国际参展:作品多次参加由文化部,中国美协举办的大展,曾参加在日本、加拿大、巴黎等十几个国家、地区及驻外使馆展出。北京的学习初见成效讲台上的郑景贤,更自信也更有底气了他边摸索边实践,不断融合各流派名家的绘画技法和自己的创作经验创新了一系列教学技法,出版了60多部作品合集19岁毕业参加工作,从瓷厂到美校,到北京后再度返校这么几个来回,使他对艺术道路更加坚定,专业和教学也越来越完善有爱好才能够坚持,也才有发展的余地水墨画是中国画最古老的一种传承方式要想当好一个画家,要继承传统,同时还要深入生活从传统走向现代,这是现代的画家必须做的“盖房子,地基打不深,楼是盖不高的年轻时,什么都要学,雕塑...
艺见对话丨郑景贤老师专访第五章:北京锻造
《北京锻造》1975年,告别了瓷厂技术员生活从山城回到厦门母校任教郑景贤迎来了人生的华丽转身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他心里更加明白,只有不断地努力与坚持,才能更好地把握命运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继承恩师石延陵的衣钵,他压力很大学习中国画的时间和周期是漫长的需要经验的积累、生活的积累、文化的积累要当一名老师,学识要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要当好一名老师,更要不断地提升自己1979年,全国中国花鸟画研究生班合影一排右三俞致贞、右四李苦禅1978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开设全国花鸟画师资研修班一个新的机遇摆在郑景贤面前经过推荐、考试,郑景贤如愿进入久负盛名的艺术殿堂里锻造研修班的老师,全是中国久负盛名的中国花鸟画家画大写意的李苦禅,画小写意的康师尧,画翎毛的孙其峰,画工笔的俞致贞、田世光……郑景贤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画画,听课,看画,见师……在这个艺术殿堂里,补学了很多东西今后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走,他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从前不会工笔画的他,开始游走于工笔画与写意画之间毕业时,他的工笔画《春光灿烂》被评为“最优秀”《郑景贤画鹰其峰补景》“学习是螺旋式上升的”孙其峰老师的深深叮嘱一直铭记在郑景贤心里回想这段美好时光,总是沉浸在幸福之中这是他人生路上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他说,北京两年,胜过二十年1981年在北京与恩师俞致贞(中)、刘力上(右)合影。
2023-07-20
艺见对话丨郑景贤老师专访第四章:恩师重托
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画》特约编委、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书画研究会理事、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专业委员会委员、厦门市中国花鸟画研究会会长、福建省政协画室画家、全国花鸟画展组委会委员、评委、2017年厦门金砖会议国宴精品用瓷中国画设计师获奖作品:《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获最高奖、《中国首届国画家学术邀请展》、《北京国际扇面展》、《中国画三百家》、《全国第二届花鸟画展》、《新时代中国画展》、《全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列展》、国家人事部人才研究会《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首届书画大展》最高奖、《86年福建省中国画展》最高奖国际参展:作品多次参加由文化部,中国美协举办的大展,曾参加在日本、加拿大、巴黎等十几个国家、地区及驻外使馆展出。郑景贤到德化新建瓷厂后,与石延陵老师常有书信来往“文革”的浪潮席卷来时,石老师也受到了冲击,心情低落师徒之间惺惺相惜,得幸能在艺术中找寻精神慰藉每次郑景贤向老师请教时,老师总是抖擞精神,细细指点他将郑景贤画挂在自家客厅是对得意门生无言的褒奖和肯定也寄予了厚望郑景贤《白鹭与三角梅》1973年,噩耗突如其来,石延陵老师去世了。郑景贤如闻晴天霹雳,当即回厦门送老师一程老师的儿子跟郑景贤转达了老师离世前的三点遗嘱第一,要把郑景贤调到厦门来第二,要把自己生前画作的一半送给郑景贤第...
2023-07-19
檎丹丨不知荚子缀猩红
檎丹,通擒丹,指野生红苹果的颜色。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相应注释:“此果味甘,能来众禽于林,故有林檎、来禽之名。”因为苹果味道甘甜,果林中常常会吸引来禽鸟啄食,所以有了“林檎”一词,而“林擒”则是因为啄食的禽鸟引来了捕鸟人,禽鸟被擒。
吴昌硕、黄宾虹、王震、经亨颐、潘天寿:吴茀之的朋友圈
右起吴茀之、张书旂、诸闻韵、潘天寿、张振铎“白社”国画研究会成立于1932年,最早由诸闻韵,潘天寿、吴茀之、张书旂、张振铎共五位成员组成。上海时期与吴茀之、诸乐三等经常研讨画艺,合作画作存世较多。黄宾虹作为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学者型巨匠,1948年潘天寿与吴茀之邀85岁高龄的黄宾虹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之聘,其间吴茀之向这位德高望重,学识广博的黄老先生多有请益。
来源: 浙江美术馆 2023-07-26
“满园芳华”厦门书画院国画作品展开幕式举行
本次画展由厦门市园林植物园承办,持续至8月3号。7月13日下午,“满园芳华”——厦门书画院国画作品展开幕式在厦门市园林植物园百花厅举行。80余件精美作品参展,展示了植物园的历史人文、优美风光、植物情趣。
2023-07-17
画无定法 妙手偶成 —— 纪念吴茀之先生
因此,吴先生的作品不但在画风上不同于昌硕先生,在画法上也大不相同吴昌硕行笔是以慢为主的。从五十年代到现在,每逢节日庆典,各家合作的大幅画是不少的,但谈到艺术成就,平心而论,都不能和吴先生这一幅相比,这足可以见出吴先生的历史地位。我后来的画路与吴先生稍有距离,对吴派缺乏研究,只能算是酷爱吴先生作品的一个学生而已。
来源: 闲人集 2023-07-26
谈天说地聊画画,吴茀之的「画微随感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画的发展、中国画学的建设也翻开了新的篇章。在特殊历史语境下,中国画学不仅在持续演进,而且在面临重大危机时,有了一群志趣相投的捍卫者,画学的未来趋向真正与历史的潮流融合。这群坚守的画人,赤心荷负,以新时代的新气象,贯通古今,对中国画传统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转型,从而也进一步证明了默默前行中的中国文人画传统在当代的意义。
来源:中国美术学院 2023-07-26
我国海事系统首艘大型海道测量船“海巡08”轮在上海列编
来源:新华网
雄安新区第四季度集中开工58个项目 总投资593亿元
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京开幕
东博会上的国际范:友城共奏合作“交响曲”
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届世界元宇宙大会在上海开幕
来源:央广网
甘肃玉门举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年会 签约23个项目金额超百亿元
超级黄金周有多火爆?亚运经济带动周边消费 美食助力小众目的地脱颖而出
“凉”资源变“热”产业 ——六盘水避暑游催热“夏日经济”
【辣评台湾】辣评台湾一周总结
来源:链上两岸频道
意外揭“美猪失踪”恐怖真相?! 台媒体人:民进党是洗产地始作俑者
台湾10月起电价不涨,为啥老百姓高兴不起来?
陈吉仲请辞是民进党的“官场现形记”,派系斗争永远凌驾民生之上!
60余幅“黄檗禅墨”书法在厦门展出
美美与共——闽藏唐卡漆画展将于9月26日开幕
艺术赋能,让乡村更美好
闽台陶瓷艺术家福建德化祭窑神:两岸瓷缘泥火交融
辽宁盘锦红海滩灿若锦霞
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江北,有一种流行叫去村里喝咖啡!
干热河谷别样风光
来福建,坐火车 | “清新福建”与你开启一场环闽生态之旅
今日中国
链上两岸
艺见中国
政商中国
行游中国
记录中国
美食中国
视频
直播
安卓手机扫码下载
苹果手机扫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