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徐乾学丨堪与天一阁相媲美的传是楼

徐乾学(1631年—1694年),字原一、幼慧,号健庵、 玉峰先生。江苏昆山人。清代大臣、学者、藏书家。清初大儒顾炎武的外甥。

微信图片_20221118095713.jpg
徐乾学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一辑,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

徐乾学编书的所据资料很多都取自其著名的藏书楼“传是楼”。

据汪琬《传是楼记》记载:徐乾学召集他的子孙们上楼,对他们说:“我拿什么传给你们呢。曾经感慨为人长辈的,每每想传他们后代田地钱财,而子孙未必能累世富有;想要传给金玉珍玩宝贝,而子孙们又未必能保住这些宝物;想要传给他们后代园池台榭、歌舞车马的用具,而其子孙未必能世世享受娱乐;鉴于以上所言,那么我把什么传给你们呢?”徐乾学用手指着这些书而高高兴兴地笑着说:“所传者唯是矣!”于是命名藏书楼为“传是楼”。

藏书盛况

徐釚在《南州草堂集.菊庄藏书目录自序》中说: “吾吴藏书之富,数十年来推海虞钱氏、泰兴季氏,近则吾玉峰司寇。海虞自绛云一炬,锦轴牙籤都归劫火;泰兴殁后,编简亦多散亡。惟司寇传是楼所藏,插架盈箱,令观者相顾怡愕,如入群玉之府,为当今第一。”

至于传是楼的具体藏书规模,时人彭士望在《传是楼藏书记》中说: “楼十楹,跨地亩许,特远人境,无附启丽,后牖几席与玉峰相接。中置庋阁七十有二,高广经丈有五尺,以藏古今之书,装潢精好,次第胪序。”万斯同更有《传是楼藏书歌》赞曰: “楼高百尺势矗天,两楼并峙如比肩,左右以书为垣壁,中留方丈容人旋。光华入夜独天汉,斗府东壁在户牗。"

徐乾学藏书有《传是楼藏书目》不分卷,记载其藏书以千字文编号,设56个专橱,每橱分4格,似四库分部立类,著录藏书7000种,33900余卷。每书上记卷数,下记册数。


微信图片_20221118095814.jpg
原传是楼附近的三贤堂(王广成)


藏书来源

徐乾学在《憺园集·寄曹秋岳先生》诗中说:“嗟予才绾发,屈首事诵习。博赡服茂先,弇陋愧难及。发愤购遗书,搜罗探秘笈。从人借钞写,瓻甔日不给。”由此可见,徐乾学聚书的方法是购买与抄录,这也是所有藏书家获取典籍的重要途径。

明末清初,时代纷乱,前朝许多藏书家的书藏散落入市,徐乾学即抓住时机广为搜购。他先收购季振宜“静思堂”大部分精品藏书,后李中麓(开先)藏书也尽归麾下。从徐乾学藏书活动的时代可推断收购李开先书乃其得自明代藏书故家中最大的一批。

徐乾学购书又包括自己亲购与朋友代购两种。徐乾学为官多年,当时,在全国各地到处都有他的学生和部属,他经常委托这些人在各地为自己收集图书。徐氏门生及部属都知道他是个嗜书如命的人,深知能为他找到一部好书,会比送给他任何礼物都更珍贵。所以,每年他都能从各地收集到大批珍稀典籍。

徐乾学除了花费巨资购书外,还长年累月抄书不止。宁波天一阁中至今还展出徐乾学曾经慕名前往抄写孤本的事迹。徐乾学非常重视以抄本充实家藏,在刊刻《通志堂经解》时就采用了大量所藏抄本。

徐乾学一生结交广泛,友朋众多,其中包括了当时政治、文学、经、史、理学各范围的著名人物。今人陈惠美整理耙梳后得与徐乾学交往人物共计二百二十余名,此间多名儒硕学,有据可查的大藏书家近百名。

他们多与徐乾学所从事的著述、藏书及刻书活动有关。友朋间相互切磋学问,于藏书搜集、借抄亦有所帮助。

微信图片_20221118100617.jpg
徐乾学 行书 五言诗 立轴 绫本


但在雍正八年(1730年),随着徐乾学幼子徐骏因“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等句触犯文字狱被杀,昆山徐氏家族迅速地衰败、沉沦下去了。徐乾学病逝后,其儿都外出做官,由于孙辈没能守护好传是楼,加上随后兵灾不断,传是楼中的藏书或变卖,或失窃,逐渐流入到各地的藏家手中。

责任编辑:真魏皓

zh

网站声明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