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梵高丨「1888-1890」走进梵高生命的最后两年:割耳、精神病、自杀


“他把脸仰向太阳。把左轮手枪抵住身侧

扳动枪机,他倒下

脸埋在肥沃的、辣蓬蓬的麦田松土里

生生不息的土地

回到他母亲的子宫里。”


梵高卧在床榻上最后留给提奥的遗言是“La tristesse durera toujours”,即“悲伤将永远延续下去[1]。” 如此简短轻巧的一句话,却道不尽梵高一生的苦痛与磨难。梵高生命的最后两年就像烟火绽放般耀眼却又短暂:他一面疯狂地创作出一幅幅极具个人色彩的传世佳作,一面又先后经历了割耳、入住精神病院和开枪自杀等事件。那流动的星空和灿烂的向日葵并非简单风景的刻画,它们更多是一种无言的诉说,是梵高精神的载体。或许唯有我们真正了解梵高晚年所经受的种种坎坷,才能懂得梵高作品所承载的深刻含义。那么就让我们走进梵高的生命的最后两年,一起探索梵高晚年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割耳之谜

梵高一生绘制了35幅自画像,但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他割耳后的自画像[2]。 这幅画像之所以备受关注,不仅仅因为梵高晚年的精湛画技,更多是因为它背后的故事。“割耳事件”无疑标志着梵高人生的转折点,但究竟是怎样的原因促使梵高割下自己一只耳朵呢?


ce686323756f39609fcd6c8bfa3b2d40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包扎着耳朵的自画像》, 1889年1月,阿尔勒


梵高在1888年搬到巴黎的阿尔勒小镇,并邀请友人高更前来同住。这于梵高而言是一个崭新且美好的开始:他一面怀揣着组建南方画室的梦想,一面与志同道合的友人交流艺术思想[3]。 但好景不长,梵高与高更天生性格迥异,而且对艺术创作各持己见。哪怕两个人相互欣赏,朝夕相对的生活模式难免使得二人冲突不断。

1888年12月23日原本应是充满幸福气氛的圣诞前夕,梵高却再一次与高更发生口角。情绪不稳定的梵高失去理智,愤懑之下用小刀切下了自己的左耳[4]。事后梵高坦言道自己当时完全失控,并且难以回忆起整个事情的经过[5]

另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是:梵高究竟仅仅割下了左耳垂,还是整只耳朵?为了澄清事实,博雷医生(Félix Rey)在1940年公开了梵高的诊断报告,并阐明梵高的整只耳朵沿着图中虚线被切割下来。


06c8ccc80509aee6b31b96548984200f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博雷医生致埃文•斯通的一封信,1930年8月18日


在精神病院独居的一年

割耳事件使梵高在阿尔勒小镇一时臭名远扬,邻居纷纷驱赶梵高。不得已之下,梵高主动搬离住所,安置在圣雷米的精神病院。尽管命运屡次薄待梵高,他依旧用绘画作为武器与疾病作斗争。在此期间,精神病院和周边景色成为了他的素材。梵高所描绘的世界不再是常人双眼所见的,而是他灵魂所感知到的。

余光中如是评价《星光夜》:“ 这一幅《星光夜》,人间寂寂而天上热烈。下面的村庄果然有星月的微辉,但似乎都已入梦了,只有远处教堂的尖顶和近处绿炬一般的柏树,互相呼应,像谁的祷告那样,从地面升向夜空。”

梵高如是说:“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


7ff5e9becb553414fc053a52dc538083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星光夜》,1889年6月,圣雷米


bc8f3432b47aa32b958deceee648f6df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麦田收割者》,1889年9月,圣雷米


在圣雷米精神病院居住的一年标志着梵高的创作巅峰,这导致有些学者猜想“梵高超乎常人的艺术造诣其实是精神疾病所致”。但是这种假设却经不起推敲。往往精神失常和生命力顽强二者之间的界限总是模糊的。或许梵高晚年与病魔的不断抗争,赋予了他作品以生命力和律动感;但他对自然风光的完美诠释依旧少不了他的天赋异禀以及他早年的刻苦磨练。


自杀背后的真相

“他把脸仰向太阳。把左轮手枪抵住身侧。扳动枪机。他倒下,脸埋在肥沃的、辣蓬蓬的麦田松土里———生生不息的土地———回到他母亲的子宫里。”埃文•斯通在《梵高传:渴望生活》里用如此语言描绘了梵高生命的最后一刻。梵高在1890年7月27日用手枪射向自己的胸腔,三十小时后因伤势过重而离世。在这个灿烂明媚的夏天,他终于结束了自己三十七年的挣扎和痛苦。但这也抛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梵高自杀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 社会的否定:众所周知,梵高一生怀才不遇,他的艺术生涯充满着否定与质疑。他富有创造力的作品并不被当时主流审美认可,生前也只卖出过一副作品,即《红葡萄园》。这无疑打击了梵高作为画家的自信心。但社会的否定并不仅仅针对梵高的画家身份,还有他的人格和尊严。梵高的割耳事件在阿尔勒小镇引起轩然大波,登上了多家报刊,这使得梵高名声狼藉。当地居民甚至联名上书,要求梵高搬离阿尔勒小镇[6]


63f0c93229a7709998c5073af5183b23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红葡萄园》,1888年11月,梵高一生唯一卖出的画


- 经济难题:梵高并无法凭借绘画谋生。十几年来素来是弟弟提奥的无私付出与支持,才使得梵高能少有顾虑地生活和创作。但在1889年春天,提奥将要有孩子的消息被梵高得知。他一方面真心真意地为弟弟的幸福婚姻而倍感欢喜,并且绘制了《杏花开》为他们将要降生的孩子庆贺;另一方面也开始为弟弟将要掮起的巨大经济压力而感到担忧。脆弱易感的梵高因自己无所作为而自责,也因生活的无所依靠而恐惧。他越来越觉得自己对这世界是一种多余的存在,这也促使他选择离开世间来结束自己的挣扎。


825576cbfa7e8f4d09809a5cf1a9605a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杏花开》,1890年2月,圣雷米


- 精神失常:除却种种外因,梵高的精神问题也是他结束自己生命的导火索。不稳定的精神状态将他所面对的痛苦都夸张扩大,使得一切变得更加难以承受。或许梵高生前的最后一幅作品《树根》是他最后的自白,他凭借这幅画,以一种静默的方式向我们娓娓道来他的一生:虽然他的多舛命运如同树木般盘根错节,但他的热情和生命力就像画中浓烈鲜艳的色彩一样耀眼夺目;只不过令人扼腕的是,这幅画终究未能完成,就好像梵高的戛然而止的人生一样不得完满[7]


3f236fcd71c5ee50e2f293b9db763891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树根》,1890年7月,瓦兹河畔奥维尔


写在最后

梵高在世的最后两年技艺日臻成熟,流动的笔触和大胆鲜明的用色开启了后印象时代。他的疾病和痛苦,既是他创作生涯的助燃剂,也是了结自己生命的一剂鸩毒。但死亡并没有并没有带走梵高在我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和他对艺术界的影响。就如梵高逝世前在信中所言,“画家终会死去、会被埋葬,但他们却可以借助自己的作品去和世世代代的后人交流。或许,死亡之于画家的一生并非最艰难的事情[8]。” 在梵高离开的一百多年后,我们依旧可以通过他的画作触及他的灵魂。而“梵高精神”也始终流动在我们的心灵之间。


参考资料

[1]来源于:http://www.webexhibits.org/vangogh/letter/21/etc-Theo-Lies.htm

[2]来源于:https://www.vangoghmuseum.nl/en/collection/F0527

[3]来源于:https://www.vangoghmuseum.nl/en/stories/on-the-verge-of-insanity#2

[4]来源于:https://www.vangoghmuseum.nl/en/stories/on-the-verge-of-insanity#4

[5]来源于:https://www.vangoghmuseum.nl/en/125-questions/questions-and-answers/13-of-125-why-did-van-gogh-cut-off-his-ear

[6]来源于:https://www.vangoghmuseum.nl/en/stories/on-the-verge-of-insanity#10

[7]来源于:https://www.vangoghmuseum.nl/en/collection/s0195V1962

[8]来源于:http://www.vangoghletters.org/vg/letters/let638/letter.html#translation

责任编辑:李世千

zh

网站声明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