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释放“大运效应”,成都体育产业乘势而上

近年来,“著名体育城市”成为国内多个城市追逐的目标,“体育”在城市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在这个赛道,成都蹄疾步稳。2018年,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世界赛事名城战略目标,明确践行“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实施场馆设施建设、品牌赛事引育、职业体育振兴、体育人才培养和休闲运动产业发展“五大工程”,将成都打造为体育场馆全国领先、体育赛事国际知名、体育产业高度发达、体育资源辐射全球、体育健身蔚然成风的世界赛事名城。

作为第一个举办世界性综合运动会的中国西部城市,成都以大运会举办为契机,坚持办赛与营城、兴业、惠民融通共进,坚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同频共振,以办大赛推进城市现代化国际化进程,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全球影响力,以生活体育引领公园城市运动健康生活新方式,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推动世界赛事名城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现代五项水球场馆(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放大大运效应,体育产业乘势而上

“大运会带动赛事名城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成都大运会带给这座城市惠及长远的发展遗产。”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曹雪峰说。

近年来,在大运会的筹办过程中,成都着力抓住大运机遇,顺势而为,全力推进赛事名城建设。先后成功申办了2024年羽毛球汤尤杯、2025年世界运动会等国际顶级的体育赛事,成功举办了2022年世乒赛团体赛、2022年全国体操冠军赛、2023年中国成都·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等赛事,全力助推成都蓉城足球队重返中超赛场。

乘势而上,成都着力放大大运效应,加快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展体育招商活动,吸引大运会赞助企业安恒、滴滴、科大讯飞等落户成都创业发展。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成都累计签约重大体育产业项目115个,签约金额超过870亿元,2022年成都市体育消费的总规模提升至578.6亿元,较2018年增长了44.5%,入选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此外,2022年,成都体育产业的总产值达到了1005亿元,增加值达到385亿元,相比2018年分别增长了59%和79%。

▲“快乐之星”比赛(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持续深化试点,体育消费提质扩容

近年来,成都积极倡导“体育改变城市”“运动让生活更美好”理念,持续激发体育消费活力和增长潜力,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世界赛事名城建设。

2020年,入选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后,成都大力实施体育消费“新理念培育、新机制构建、新政策定制、新环境营造、新平台建设、新场景打造、新群体培养、新品牌塑造”八大行动。连续出台体育产业建圈强链发展规划、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二十条政策,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体育市场发展壮大。

搭建“体淘荟”天府体育资源交易平台和成都体育会客厅线上线下沟通交流平台,促进体育资源要素高效流转、高效配置。持续举办中超联赛成都蓉城主场赛事、成都马拉松、绿道运动生活嘉年华、社区运动节等赛事活动,积极培育体育健康脉动场景、夜间乐动场馆、体育消费新场景,促进文体旅商农融合发展。

同时,以大运会筹办举办为契机,成都积极开展“爱成都·迎大运”“运动成都·悦动生活”“万千商家齐参与”等主题体育消费促进活动,发放各类体育消费券和惠民运动券,促进体育消费持续稳步增长。2022年成都体育消费总规模为578.6亿元,居民人均体育消费为2720.6元。

据悉,下一步,成都将持续深化体育消费试点工作,积极推进体育消费提质扩容。启动户外运动季活动,发布十大最受欢迎时尚运动消费场景。

同时,加快推动“体育+会展+消费”平台建设,办好中国(成都)生活体育大会、“巴山蜀水·运动川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世界赛事名城发展大会、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等重大体育展会活动,为城市体育消费增长提供更多资源链接。

依托大运场馆、城市绿道、商业街区、社区运动空间等,成都将积极举办受众面广的线上线下体育赛事;加强体育公园建设,大力发展智能体育装备,持续提升科学健身智慧化水平;广泛开展各类体育消费促进活动,激发体育消费活力,争创国家级体育消费活力城市。

▲金融城双子塔(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各类业态融合,锦绣繁华再迎机遇

此前,有观察显示,成都努力成为世界著名的体育城市,也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一组数据可以对此提供佐证:2022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2261亿元,占GDP比重达10.9%,全球城市创新指数居第29位;旅游总收入1814亿元;餐饮销售收入1445亿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音乐产业产值503亿元,跻身国内音乐产业发展第一梯队;会展总收入711亿元,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居全国第4、副省级城市第2。

各类消费业态融合并进,使成都成为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在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致力于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被世界旅游联盟评为“中国最受全球游客欢迎的十大旅游目的地”,获评中国最佳旅游城市、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这里,拥有春熙路大慈坊等5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数量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

在成都市文广旅局副局长王敏看来,大运会为世界各地的朋友提供了认识成都、了解成都、品味成都的平台。“借此契机,诚挚邀请大家到成都街头走一走,看一看,体验天府文化魅力,欣赏公园城市美景,感悟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王敏透露,为持续促进文旅消费发展,成都将及时发布暑期暨秋季文旅新产品新场景,面向全国游客再次发放文旅专项消费券,联合重庆市开通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旅游专列,推出旅游优惠套餐。

成都是历史商业名城,自古因商而立、因商而兴。从东汉年间富庶一方的“锦官城”,到唐宋时期“扬一益二”的鼎盛繁华,从“百年春熙”到“国际范”的交子商圈,熙来攘往、烟火升腾,锦绣繁华延续至今。

如今,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三城”,与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三城”建设相互作用,锦绣繁华又迎来更高起点和更新气象。

责任编辑:熊芷欣

zh

网站声明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