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波普艺术的宠儿——玛丽莲·梦露



说到波普艺术与梦露之间的关系,还要从波普领袖安迪·沃霍尔说起。艺术是生活的艺术,生活是艺术的生活。艺术形式与自然界的生命形式具有同构性,安迪·沃霍尔用独到的表达方式诠释了当时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背景下,西方社会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文化观、消费观及其反传统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趣味。


安迪·沃霍尔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沃霍尔创作了金宝汤罐头、可口可乐、黄色香蕉等作品,但他最著名的作品非“玛丽莲·梦露”莫属。



安迪·沃霍尔与玛丽莲·梦露


在安迪·沃霍尔以梦露为主题的创作中,动图所展示的这个系列或许是最被人们熟知的。


安迪·沃霍尔《玛丽莲·梦露》

在此系列中,沃霍尔采用浓艳的色彩和平涂手法,不断重复梦露的肖像,向观者传达她作为消费产品的身份,她姣好的面容似乎永远不会消失,也不会变化。

 

沃霍尔曾经说过:


我的作品完全没有未来,这我很清楚。只需几年时间,我的一切将全无意义。


他很清楚自己的艺术是一种快餐文化,但未来就是现在,就像他曾经预言的:“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这句话在多年后的今天早已成为可能。

 

多年之后,有这样一位艺术家,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证明,沃霍尔的“快餐文化”并没有被人们遗忘,他的名字叫罗素·杨(Russell Young)

 

罗素·杨与玛丽莲·梦露


在英国北部长大的罗素·杨,用自己感知的流行意象创作出大胆而独特的丝网版画作品,探讨了美国反主流文化的本质。他创造性地运用丝网版画的形式为我们营造了一场视觉之旅,表现了美国梦诞生过程中相伴出现的文化放纵与勃勃野心。



罗素·杨深受安迪·沃霍尔的影响,还收藏有一台沃霍尔曾拥有的印刷机,但与沃霍尔不同的是,杨在画面上敷上一层闪闪发亮的钻石粉,使其手下的梦露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然而同样是以玛丽莲·梦露作为创作主题,杨的作品是这样的:


罗素·杨《玛丽莲肖像》


罗素·杨将钻石沙的玻璃晶体压入画作的机理中,营造出华丽而闪耀的质感,大大增添了作品的艺术魅力。有关这一奇妙而又神秘的色彩,我们来来看看罗素·杨是如何解释的:


我的童年在英格兰北部阴沉的灰色天空下度过,所以我对光总是特别着迷。作品中三维表面上跳动的光线令我如痴如醉。在这里,光与反射是与主题同等重要的元素。


可见创作与艺术家的生长环境与经历息息相关的,正是英国特有的阴郁天气为罗素·杨的创作提供了灵感,我们也才有机会欣赏到这样的梦露。


这幅《哭泣的玛丽莲》是罗素·杨的代表作品之一。在华尔街股灾和大萧条的背景下,梦露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受到狂热追捧,她的走红代表着人们渴望通过乐观的情绪提振民族斗志。那时的梦露风光无限,总统、体育明星、作家无不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然而,她的内心却极度脆弱,最终在芳华之年告别人世,引起人们无限的缅怀和红颜薄命的慨叹。

 

波普宠儿玛丽莲·梦露


作为“金发尤物”的代表,性感、美丽的代名词,玛丽莲·梦露不再是原名为诺玛·简·莫泰森的女子,而是逐渐成为一种符号,这是梦露成为波普艺术家宠儿主要原因,也是安迪·沃霍尔与罗素·杨在创作中的相同点:即将肖像本人的性格抹去,呈现一种通俗的、成套路的角色。通过机械复制形式不断强化这一形象,以至于肖像不需要我们仔细的观看,而逐渐变成一个符号。


(图片来源于猫眼演出)


责任编辑:李世千

zh

网站声明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