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大痴道人黄公望

趁着晴好日子,漫步黄公望隐居地,徜徉于清新宜人的风景中,沉醉在画家荆棘塞途的人生里。在黄公望纪念馆,看着墙上详实的介绍,我仿佛能触摸到他饱经风霜的脸庞,感受到他充满故事的眼睛。那时的风雨都成了过眼云烟,只有留下的经典作品代代相传。

“轩前有竹百余竿,节节浑如玳瑁斑。雨过风清谈般若,瑯玕声撼半窗寒。”北宋苏东坡曾在浙江富阳庙山坞写下名为《净因院竹轩》的诗句。两百余年后,当“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来此隐居时,有感于苏轼的描述,和诗一首:“一片湘云湿未乾,春风吹下玉琅玕。强扶残醉挥吟笔,帘帐萧萧翠雨寒。”文人骚客跨越时空的对话给庙山坞披上一层神秘浪漫的色彩,也足以说明这里的清奇俊秀。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黄公望原名陆坚,平江府常熟人,因父母双亡,十岁左右过继永嘉州平阳县九十高龄黄氏为子,由“黄公望子久矣”而改名。黄公望所处的元代大多数汉族人被排除在统治阶级之外,要入朝做官难度颇大,一般都从小吏做起。在“东平四杰”之一徐琰手下充当浙西宪吏的黄公望,本以为能在仕途获得晋升,却因面陈公务时身着道袍被训斥,以至于辞去官职。此时的黄公望并没有对政治失去信心,上天也似乎听见他的心声。在旧相识后来的浙江省平章张闾提携下,黄公望重新做了书吏。造化弄人,张闾因贪刻用事,虚增粮数,激发民怨,随即遭受查办,牵连黄公望入狱两年。当他出狱时,已年近半百,对做官终是心灰意冷,转而寄情山水,过起遁世生活。

虽然权力中枢极力降低汉族影响力,但为争取支持,元代统治者在宗教方面秉持“因其俗而柔其人”政策,让道教得到较大规模的发展。其中,全真道是最早得到承认和尊崇的派别,黄公望也是他们的一员。或许是伤心的往事急需找到心灵的依托,在入教隐居后,黄公望终日流连于青山绿水间。渐渐的,黄公望开始对身边的风景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启作画之路。纵览史册,元代文人绘画常常在宦途和山水之间徜徉,黄公望的例子并不鲜见。

在绘画方面黄公望并不是白纸一张,相反,从小他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富裕的黄氏将最宝贵的东西毫无保留地给予这个孩子,只不过前期对功名的渴求盖住了黄公望的才华。事实上,在辞官期间,黄公望就有幸近距离观赏赵孟頫的画艺并得到指点,据他所说“当年亲见公挥洒,松雪斋中小学生”。

为维持生计,黄公望往来于松江、常熟、杭州等地占卜卖画,与此同时在名山大川留下足迹。他对绘画愈发热爱,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为第一时间记录胜景,黄公望随身带着皮囊,内置画具,边走边摹,边看边画,笔下愈来愈栩栩如生。通过花大量时间观察朝暮风景的变化规律以及日复一日的写生练习,黄公望的画作水平有了惊人的提升。令人惊讶的是,黄公望在人生的下半场真正解锁了他的天赋,谁又能想到耳顺之年的老者竟攀登起了艺术高峰!

至正七年(1347年)是黄公望定居富春江的日子,时年七十八岁。或许对普通人来说,这个年纪是子孙绕膝、安享清福的时候,但对黄公望来说,他的传奇即将到来。正是神奇的富春江,让暮年的黄公望创作出千古绝响的《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从构思、下笔到勾勒、完成历时三年之久,可谓是黄公望呕心沥血之作。早在动笔之初,与黄公望过从甚密的无用禅师便提出将画赠予自己。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局部)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为防止巧取豪夺,无用禅师特意让黄公望提前写好送给自己的题款,可见他对此画的看重。几经波折流落到明代书画家沈周手中。沈周对其爱不释手,但想到缺乏名人题跋,便委托好友添加,没成想被其儿子偷偷出售,使沈周痛心不已。石沉大海的《富春山居图》再次出现已是书画家董其昌收藏,他对画作非常赞叹,连呼“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之后兜兜转转到了清代收藏家吴洪裕手里,弥留之际的他想烧掉《富春山居图》陪葬,幸亏侄子吴静庵眼疾手快抢下了刚点燃的图稿,保留下这幅传世之作。只不过完整的画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小的因葆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而得名《剩山图》,较大的为《无用师卷》。《剩山图》由吴氏子弟吴寄谷保管,最后机缘巧合回到浙江省博物馆。《无用师卷》更是流传到过乾隆皇帝手里,出现真假难辨两个版本,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分隔两岸的画卷在2011年曾合璧展览,蕴含着祖国统一的美好祝愿。

当人生不顺时,应该看看《富春山居图》,更应该学学黄公望。后世关于《富春山居图》的争议特别多,有说真品隐匿民间的,也有说真品早已损毁的,但就黄公望而言,他在乎的是作品对于人生态度的启发,在乎的是道法自然,在乎的是用画笔去填补遗憾,这才是我们需要细细琢磨的地方。豁达是一种人生态度,释然更是一种人生智慧,斯人已去,黄公望的故事却仍在继续讲述。

责任编辑:高思琪

zh

网站声明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