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博物馆观众有鄙视链,底端是孩子?从小众走向大众,博物馆和观众还需要做啥



“大家都是普通观众,别那么多矫情。”

近日,社交媒体上一名上海的文博爱好者发文表达了对网络讨论博物馆参观秩序时,动辄将孩子太多、设有盖章点、有人拍照或视频等情况归类为“踩雷”“避坑”因素,甚至贴出他人照片的行为表达不满,引发众多网友的激烈讨论。

随着文博热兴起,社交媒体上悄然出现一条“博物馆观众鄙视链”,此番鄙视他人反被鄙视,这条鄙视链竟形成了闭环。

那些博物馆中的确对他人造成一定影响的行为,该不该被鄙视,又该如何处理?在一些观众和业内人士看来,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场所,理应敞开大门欢迎所有观众。“文博热在国内刚刚兴起,一些观展习惯需要培养,博物馆也要适应多样化的需求。”

“博物馆的观众如果有鄙视链,我这样带小孩的家长一定在鄙视链底端。”从事财务工作的孙先生会陪孩子参观博物馆,在外地旅游时也会将当地博物馆列为行程之一,“希望孩子对历史文化有一些直观地体会。”孙先生两个孩子一个11岁,一个7岁,通常他会拉着弟弟而为姐姐租用讲解器或平板电脑,“即便如此,有些状况还是拦不住的,比如叮嘱了很多次弟弟还是会把手贴到展柜上。”孙先生记得不久前一场展览,进场后特别叮嘱孩子不要紧贴着柜子,“展柜的玻璃很清透,孩子虽然不上手,但头和鼻子还是贴上去了。”

但在社交媒体上刷各类亲子信息和文博信息时,孙先生常常为各类“厌童”言语感到困惑。前年暑假期间上海一场精彩展览,他带着孩子去了几次,社交媒体上却有人频繁称要“避雷博物馆里放暑假的小孩”,“孩子因为身高原因对其他观众看展影响是有限的,而且我观察大多数孩子就是正常说话,大喊大叫、追逐打闹的情况真的不多,网上怎么都在骂?”一些人甚至让家长不要带孩子去博物馆,“你带他去隔壁菜场他一样开心。”更让他困惑的是,一些国外博物馆孩子集体参观、席地而坐的场景,就被人称赞“素质教育果然是从小培养”。“我自己也去过不少国外博物馆,孩子也是有说有笑甚至有些吵的,这样的评价不是‘双标’吗?”

家长带着孩子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参观。(雍凯 摄 资料图片)

除了孩子,鄙视链的底端还有各类热衷打卡拍照的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一些热衷citywalk和网红地标打卡的年轻人,正越来越多地被文博热带进博物馆,一些人会在馆内与文物、艺术品创意合照并发布到网上。评论区里,除了有人“求机位”,也不乏批评他们“进博物馆不干正事”的声音。

在企业从事行政工作的全亦今年26岁,此前走进博物馆除了参观,还为了拍一组网上流行的“穿戴文物照”,即通过展柜玻璃的反光等因素,将柜中的文物在照片中“穿戴”上身。为了尽快拍照减少对其他观众的干扰,她和同伴先进行观察和尝试后,才排队贴近展柜,“前后也就30秒,结果后面一位观众就抱着双臂不停翻白眼。”让全亦不满的是,这位观众一直贴近展柜观察文物,不时用手机拍照,时间远比自己拍照要长,“这样看展品就不干扰后面观众吗?我只能理解他们眼中看展品就是比拍照更高级,但很多批评别人的人也都在晒博物馆照片啊。”

而一些刚刚对博物馆感兴趣的“看展小白”,容易陷入鄙视链的恐慌中。近年来刚刚对展览萌发兴趣的许女士不久前参观了一场当代艺术展览,展品与主题让她一头雾水,介绍说明又写得十分抽象简洁。回家搜索她却发现不少留言并不友好,“看展之前不做功课的吗?”“这种水平去网红店打卡就行了。”

相对带孩子、拍照等行为,有一技之长、做一些文史相关行为的观众相对处于鄙视链中段。近年来,在博物馆里写生作画成为风潮,一些人会在展品前方画画并拿自己的作品与文物合影。市民姚昀从小学习画画,如今仍喜欢将绘画作为记录生活的一部分,不时会在博物馆里绘画,“一般我不会贴着文物展台站,尽量不干扰其他人。”尽管有很多网友对这样的行为赞许有加,但批评声仍然不断,“比如有人觉得在博物馆画画是想炒作,是炫耀。”一些在博物馆里画画的人还曾被连环询问“颜料可以带进去吗”“弄花了展品赔得了么”“不能好好看展回家画吗”。

博物馆里观众临摹画画(图片来源:新华社)

而那些看展前有知识储备、看展时非常认真的观众就能站上鄙视链和道德高地的顶端吗?似乎也不能。此前上海举办一场因色彩淡雅而闻名的画家展览时,姚昀注意到四个一起前来的观众,讨论着画家生平、作品特色和历史地位,还不时贴近画欣赏,“看上去很专业。”然而因为他们在画前停留时间过长,其他观众几乎无法去看这些画。“当时我按自己的参观动线,先跳过他们围住的一幅主要展品,等了40分钟过来,他们还在那里侃侃而谈。”而让姚昀不满的是,这些人大部分时间并没有看展品,“不管多专业的聊天都是干扰其他观众。”

不久之前,市民刘惟一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一条一名上海文博爱好者发的帖子“看个展而已,没必要装”,引起不少网友的激烈讨论,有人讽刺那些自认为处于鄙视链顶端、强调博物馆就只能不出声用眼睛看的“原教旨主义者”装腔作势,“大家都是普通观众,真是专业的又何必参观面向普通观众的展览?”不过,这条帖子已被删除。

“现在社交媒体上很多博物馆吐槽帖,都是一些资深展览爱好者埋怨观展环境不好、大批新观众不懂文史知识、干扰自己观展心情之类。”他还看到一些资深博物馆爱好者回忆过去观展时安静的氛围和交流的收获,斥责如今的博物馆已从“文化的殿堂沦落为打卡的景点。”有多年观展的经验的刘惟一也感受到近年文博展览大热,的确有一大批新观众涌向博物馆并随之出现一些不文明现象,“我想不管身处社交媒体上这条鄙视链的何方,大家不满意的其实是同样的,那就是严重干扰其他观众的不文明现象。”

海外博物馆多年前就为孩子开设多项趣味益智活动。(图片来源:新华社)

按照国际对博物馆的最新定义,“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旨在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在一些观众看来,作为公共资源的博物馆,理应允许不同的人从中获得不同的乐趣,人人不仅可以而且应该走进博物馆,同时也要做些功课来消弭彼此间的“鄙视”。以孩子为例,孙先生希望年轻观众不要在博物馆“见娃色变”,甚至希望有人和孩子友善互动;他每次走进博物馆前,则会提前搜集信息、了解展览内容,将重要展品的历史价值和故事告诉女儿,再用儿子喜欢的动漫角色故事来比拟相关文物以激发他的兴趣,“大多数展厅光线较暗,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一旦他们不想看了,我会立即带出展厅,绝不会责备他们‘不爱学习’。”

“近年来中国兴起的文博热说明到博物馆看展览正从小众走向大众,这是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当博物馆源源不断迎来新客流特别是年轻人和孩子,就有办更多好展览、好活动的底气和动力,“这是个正循环”。一些观众则希望,博物馆在举办展览时提供更丰富的空间、活动和体验,比如分配特定参观时间给亲子观众或学生,开设更多不同层次的艺术导赏和讲座等。

目前各地博物馆纷纷行动起来回应文博热,例如上海博物馆依托“社会大美育”课堂,在热门展览中为学生团组提供艺术教育,还将流动主题展览送进社区;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则让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学生现场临摹古代雕塑,观众能现场看到当代年轻创作者们再现雕像塑造过程。

 文:简工博

题图来源:新华社(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高思琪

zh

网站声明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