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解读“美美与共”

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外景 朱晓鸣拍摄

经过3天的预展,2024年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于4月20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分散在绿城花园展区、军械库展区以及威尼斯市中心的多个地点,将展出至11月24日。本届双年展共有331位/组艺术家,88个国家馆参展。中国国家馆在威尼斯军械库(Arsenale)及处女花园,与观众见面。在当下的国际艺术环境中,“美美与共——集”这一理念作为中国国家馆的主题,有着什么样的意义?“集”和“传”两大版块的设置是基于什么样的思考和理念?对于选择参展艺术家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解读本届威双总主题“处处都是外人”?本期,对话中国馆的两位策展人王小松、姜俊,请他们就国家馆主题、策展理念等问题展开深度解读。本报记者还采访到现场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以及展陈空间设计师,请他们分享心得,并谈谈如何理解双年展主题、各自作品为观众带来怎样的文化思考。从一系列反映传统文化和当代魅力的作品中,感受到艺术的多样性和文化交融的魅力。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作为艺术盛会,4月开始全球热爱艺术的人云集于此。一同见证艺术如何传递美好和希望,及人类文化的共通性和精神的伟大。

当地时间4月20日上午11点,威尼斯双年展于总部朱斯蒂安宫(Ca’Giustinian)举行了展览开幕式和颁奖典礼。本届主题为“处处都是外人”(Stranieri Ovunque-Foreigners Everywhere),由巴西艺术史学家、圣保罗艺术博物馆艺术总监阿德里亚诺·佩德罗萨(Adriano Pedrosa)策划,探讨了“外人”的概念,“重点关注那些本身就是外国人、移民、侨民、散居者、流亡者和难民的艺术家,尤其是那些在全球南方和北方之间流动的艺术家。”

本届中国国家馆展览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协办,浙江大学进行学术支持;由浙江大学教授王小松和独立策展人姜俊共同策划。

王小松向记者说道:开幕期间,许多观众包括瓦尔堡研究院的专家、艺术史学者等,对“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文献档案展给予高度评价。这种展览形式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还揭示了每件作品的历史脉络,激发了观众的兴趣,对艺术家作品高度赞扬。“当天开幕式后,我和姜俊特别举办了一场‘中国之夜’音乐会和答谢晚会,邀请当地的政要和知名人士。演唱了以西方作曲家为中国唐诗宋词谱曲的作品,为整个开幕式画上完美句号。许多朋友表示,这是他们见过的最成功的中国馆展览,他们对我们的努力表示感谢。”

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展陈空间设计由朱晓鸣与叶建伟设计。在他们看来,主题“美美与共——集”更像是一种包容万物、共生、创造出更多对话、沟通和互相理解的一个场域。更多关注了人与物、人与空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基于此,在展陈空间设计中,潮汐的流线设计组成了这次主要的动线手法。朱晓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场比较完整地实现了最早展陈设计的流线思路。根据潮汐人群和空间物件的流线设计,实现了从“无形”到“有形”,从“源头”转入蜿蜒的“滩涂”,最终汇聚到平静的“海面”。不同尺度大小,聚集了人的驻步、停留、深思、观摩,动态交互等等,形成了层层叠进的关系,同时在移步换景中,更易让来访者和作品之间产生交互与对话。

对当代创意之声的倾听与回应

这次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基于“美美与共”的主题,分为“集”和“传”两大版块。其中,“集”是基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图像文献展,“传”是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联展。从“汇聚、交流、融合”的视角反思本次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处处都是外人”,在展示多元文化的同时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中“海纳百川”“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价值理念。

全球图像文献展示墙

这种视角下的对话,不仅是对传统艺术的怀旧,更是对当代创意之声的倾听与回应。通过集聚历史与现代的图像语言,让威尼斯成为世界艺术文化交融的熔炉,从而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化共鸣,推动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繁荣。

“集”版块展出收藏于海外的100件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数字文献档案,这些作品均入编“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展览甄选“大系”收录的海外藏绘画,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挖掘其背后的流传历程,以图证史。“传”版块邀请了7位当代艺术家,并借鉴参考了20世纪德国艺术史家阿比·瓦尔堡的《记忆女神图集》(Mnemosyne Atlas),通过多元图像的并置(图像文献展示墙),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和当代艺术作品联系起来,同时呼应了全球图像史,形成了中、外和古、今的双向联动。其中,朱金石从建筑、车建全从山水、焦兴涛从人物、汪正虹从花鸟、王绍强从笔法、施慧从书法、邱振中从造园这7个中国传统绘画的角度分别切入进行创作。

对于选择参展艺术家的标准是什么?记者了解到:虽然这些艺术家在表现形式和媒介上保持各自的独立性,但作品几乎都在围绕共同的核心主题进行深入探索,包括时间与空间的延展性、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文化与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变革对个体和集体的影响。

不仅体现了艺术家对当前全球和本土问题的敏感性,也反映了他们试图通过艺术表达对这些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其次,艺术家在作品中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当代手法重新诠释。无论是将传统形象以现代艺术的语言转译,还是对古典题材进行当代的重新处理,都体现他们在创新中寻求文化的连续性与当代性。

助力构建理解和尊重差异的世界

在当下的国际艺术环境中,“美美与共——集”这一理念作为中国国家馆的主题,解构“处处都是外人”的总主题,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对此,王小松表示:“集”本义是许多鸟儿聚在一起栖息,《诗经·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推衍开来,凡物或人会聚一处,都可叫“集”,因而引申为聚合、汇集的含义。在今天可以理解为:不同身份、人种、信仰、观念、目的、媒介、背景、文化等多样性的汇聚。它包含了收集、集结、云集、聚集等多元可能性,象征着联合、协作和共生。

“处处都是外人”这个主题深刻地触及了全球化背景下最核心的问题——身份认同与文化差异。而中国馆展览主题旨在通过艺术的形式,探索个体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感知自身与他者,以及如何在多样性中寻找归属感。不仅回应了总主题的挑战,而且力图通过文化的对话和交流,消解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外人”焦虑。强调通过文明之间的互鉴,促进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反思和批判现代化进程中伴随而来的殖民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他者”叙事,助力构建一个更加理解和尊重差异的世界。

策展人姜俊则表示:主题核心字“集”首先是收藏。第一层含义,艺术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就是因为人的收集、收藏使得一些无用的东西可以获得它的某种审美价值,最后变成了艺术品。第二层含义:雅集就是把人给聚集起来。“集”字本身在甲骨文里面是木上的三只鸟,以表达众鸟群栖于同一树上。邀请七位艺术家这一动作就相当于对中国传统雅集的引用。第三层含义变成了一知识的汇集和编撰。使用《记忆女神图集》作为参照,并按照原本的瓦尔堡图集来做的一个新的图集包含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参展艺术家和全球图像。在文献上通过对于瓦尔堡的戏仿来实现中国古代绘画和全球的图像史的对话。

记者发现,中国馆特别强调了将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结合——不但展示了中国艺术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还展现了如何将传统元素转化到当代艺术的语境中,以此探讨和表达现代社会和文化现象。这种将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表达方式结合的尝试,是中国国家馆的一个显著特点,展示了中国文化的连续性,也体现了中国在全球艺术舞台上的创新和开放态度。


责任编辑:李世千

zh

网站声明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