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释出一个字,好比发现一颗新的行星

“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故事,就像宝玉一样。过往时光的隧道逐渐坍塌破败,这些宝玉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它们承载着前人智慧、经验和历史,支撑着民族的记忆,揭示我们曾经的道路。我们要重新把它们发掘出来,擦拭干净并交给下一代,让后人知道它们的美好”。张惟捷教授谈及古文字研究的当代意义时如是说。

120多年前,甲骨文重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以完整的文字系统勾勒出三千年前中国上古社会的生活风貌,确证了一个真实可循的商王朝,被誉为“一片甲骨惊天下”。2017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有学者曾说“释出一字,好比发现一颗新的行星”,道出了古文字研究工作的艰辛。正因为其难度和重要性,从2016年起,中国文字博物馆两次面向社会发布“悬赏公告”,破译出一个全新的甲骨文,单字奖励10万元人民币。目前为止,仅有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的2位学者获此殊荣。

包含甲骨学的古文字研究是名副其实的“冷门绝学”,学术壁垒高,研究难度大、研究群体集中,即使最基础的古文字考释工作便已困难重重。估计目前全球范围内专攻甲骨文研究的学者仅数十人,很多学者终其一生都未能考释出一字。古文字学还是门交叉学科,除专门知识以外,研究者还需掌握考古学、古典文献学、历史学和古音学多领域。可在张惟捷眼中,这些晦涩难懂、犹如“天书”的古文字,却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桂冠上最迷人的宝玉。这些“宝玉”,直通上古的殷商。使得沉寂的王朝、日月水土、鸟兽虫鱼和刀光剑影不再是窸窣的历史残响,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符号,直溯华夏文明的本源。

张惟捷出身于辅仁大学中文系,从本科一直到博士,系统性地学习了儒家经典、史书、诸子百家、名家诗词汇编等课程,积累了深厚的国学知识功底。硕班期间,张惟捷遇见了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担任研究员的蔡哲茂教授。自从上了蔡教授的甲骨学课程,被古文字追溯历史“真实”渊源、充满谜题和挑战的学术特性所吸引,自此一头栽进了古文字和古代史的世界。

蔡教授很欣赏这个聪颖、好学的年轻人,选他做助理。博士毕业后,张惟捷就到史语所担任博士后研究,至今已二十多年。他在《史语所集刊》、《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台大历史学报》等多种文史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有《殷墟YH127坑宾组甲骨新研》和《殷虚文字丙编摹释新编》两本古文字学专著。2015年1月入职厦门大学中文系,直聘为副教授。现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特聘兼任研究员。

张惟捷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以古文字为主的古代史,尤其对甲骨文有独到见解。更为可贵的是,他并不把学术研究视为个人的“皓首穷经”,也致力于将自身的学术成果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传递给更多的人,从他历来开课与讲座的主题便可见一斑:《从甲骨文看商代国王充实的一天》《当武丁遇见妇好——从甲骨文看商代一位奇女子的生命故事》……在《语言文字学导论》课堂上,他会要求大一新生们从三个维度解析自己的名字,从古文字的原初含义、父母的寄予和个人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思考更深层次的自我。

张惟捷说,“教学相长,师生要一同前进。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要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放眼全社会,我希望能让公众更多地了解古文字,回顾华夏前贤走过的路。”

图片来源:张惟捷

张惟捷的两个女儿都曾在厦门念书,受老师之托,他曾几次在演武小学和厦大幼儿园给孩子们讲述古文字故事,直言授课时被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所震撼。“小朋友们都很兴奋,踊跃举手,抢着回答,猜字、猜故事。你不点他甚至跺脚生气!”

对于自己的两个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张惟捷就开始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她们逐步接触和感受汉字的起源。张惟捷的出发点很简单:“父亲是研究古文字的,自然也希望孩子能亲近古典文化。”他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父亲研究的古汉字领域奥秘,在心头种下热爱中华文化的苗子。

最初,他尝试以手稿形式记录一个个字的来龙去脉,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逐渐过渡到键盘敲击,最终不知不觉竟汇集成一本本详实的科普材料。

然而,孩子们的直接、单纯的反馈令他深思,或许只依靠机械的知识传输并不能激发她们内心的兴趣。她们有时会直言不讳地说:“爸爸,你画的这些我看不懂。”、“好枯燥乏味哦。”这些反馈更启发他去寻求更具吸引力、富有趣味性的方式来说好古文字的故事。

教研工作之余,张惟捷在喜马拉雅、故事网站(台湾地区)创作了《我们的汉字王国》等一系列古文化科普作品,且常年受邀主讲公开性讲座,致力于把所学所思带出“象牙塔”,让公众,尤其是下一代有兴趣去接触甲骨文。

近年来,藉由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的支持,张惟捷得以对他在台湾史语所工作期间的甲骨文研究做一个总结,结项后正在编著成书。此外,他还特别重视对商代晚期人物事迹和文化现象的发掘和整理。张惟捷说,从事历史研究的学者都有“补史记之不足”的志向。


撰稿:高思琪 李大海 周迎春

摄影:李世千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蔡鹏程

zh

网站声明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