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听闻四川的火锅不错,有空去你那里领略一番可好?

金圣叹曾经感慨过“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这是众人皆知的,只是众人大多所不知的,便是这金圣叹先生,除却了是一个文采斐然,惊才艳绝的批评家之外,同样也是视美食为心头至好的美食家。即便是在它生命的最后时分,也依然玩世不恭的留下了“豆腐干与花生米同嚼,有火腿的滋味”这般话语。而无独有偶,民间也有俗话道,“少不入蜀,老不出川”,可见四川与蜀地的之于众多人的心中的位置,也大致等同于“水浒”与“三国”了。

毫无疑问,四川是包容的,是一个海乃百川,归流于海的城市。它没有很多如同广州,上海,北京这样一些本地居民早已是根深蒂固般的,带着三分傲气,睥睨着自外而来的人士。广州有着俗语“捞仔”,“北妹”以此来形容外地务工人员,这在四川的本地方言之中,是无处可寻的,四川之地,天生就带有着一种无处不在的包容性,就是从四川的代表食物之一,火锅之上,便可见一斑,热气沸腾的锅子之中,五花八门,林林总总的食材,济济一堂的在这样一口锅子之中,彼此碰撞着,交流着,最终求同存异的汇聚出同样一种滋味来。故而有此可见,四川是一个包容的城市,火锅更是一种包容的方式。

生于我国唐代之时,同时也是众人皆知的地图炮的鼻祖,柳宗元,其便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之中,有云道:“ 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这段话若用我们现如今的话语,翻译而来,那便是“蜀犬吠日”,这与同样出自于柳宗元之口的“粤犬吠雪”,“黔驴技穷”,可并称为我国古代文化之中的“素质三连”。

只是柳宗元的这番话,主旨意在描述那四川盆地常年湿润的气候,尤以成都平原,四面环山,天生就好似一口极深的蒸锅,使得这片平原的气候每当那夏季时分,便好似“瓮中捉鳖”一般,令身处其中的人酷热难当,苦不堪言。而在冬季之时,气候又一改夏日的绵里藏针,而变得阴冷彻骨起来,故而川地大多好食辛辣,而火锅更是个中翘楚了。

人们在提及四川的火锅之时,往往总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将四川火锅,大致归为一个整体,不明就里之下,却不知四川火锅,若是就严格意义上而言,是应当分为以重庆火锅与成都火锅为代表的这两种派别的。

而这其中若是追溯火锅的前世今生,则无疑重庆火锅当属开创之先河了。

当然火锅的真正发源地,应当是在现如今四川境内的泸州,由于川地冬季的气候湿冷异常,故而居民们好食辣椒与花椒等物,以此祛除湿气,更有那泸州当地的居民,别出心裁的用那瓦罐等物,盛以诸般蔬菜后,佐以本地产的辣椒,花椒等物之后,之于炭火之中煮沸,食之酣畅淋漓。久而久之之下,这种方便快捷,又能够驱寒取暖的食物,便成为了长江沿岸以跑船为生的码头工人们的心头之好了,同时也一传十,十传百的,逐渐的流传开来了。


而这种食物流传自于位于长江沿岸,自古便是水上交通的命脉之所在的重庆,更是如鱼得水一般的成为当地的以重体力营生为主业的船工,以及因地制宜的“棒棒们”的口中之美食所在了。其中由于当时的这些好食这种食物的人群,大多是位于社会底层的重体力劳动者,腹中没有油水,脚下便也没有气力,但又因为囊中羞涩,肉食更是不敢想之物,故而这些人便退而求其次的,选用了彼时大多无人问津,最终多被弃之的牛类的内脏等物,俗称为“下水”,以此作为菜蔬果腹。只是不想这种即食即用,方便又快捷,更有着驱寒之功效的食物,就如同于“夫妻肺片”,“麻婆豆腐”这等同样源自于底层劳动人民的食物一般,愈演愈烈的被众人所熟知,继而逐渐成为了一种大众所喜闻乐见的食物了。

时至时下,火锅这种发源于四川,却在重庆生根发芽,墙内开花墙内香的食物,更是俨然成为了重庆的一张众人皆知的名片了。而重庆的火锅,迥异于成都火锅的更偏向于麻的口味,将辣这种口味的呈现,可谓是淋漓尽致,尤其以重庆地处长江流域,码头之上,彼时的各类牲畜,一经上岸之后,就会被就地宰杀,故而重庆火锅的材料,也是就地取材,锅底多以牛肉熬制,而动物的油脂,除却了味道较重之外,同样也能够较好的保留住其中的香味,尤其是火锅之中涮烫的各类肉类与下水,皆能“予人玫瑰,手有留香” 的在牛油锅之中,保留下肉香,故而重庆的牛油锅底,是极其浓郁而鲜香的。

故而很多人食客在吃完了牛油的锅底之后,则大多会纠结于其衣物之上所残留的,颇有着“绕梁三日,而余音不绝”般神韵的火锅的气息,这也同样是牛油锅底的通病。而成都的火锅,则多以清油,也就是食用油,色拉油为锅底,则大多就不会过多的在衣物之上留下残留的气味了,这种锅底取材之上的区别,同样也是因为重庆地处长江流域,种植的植物,远不如成都平原的丰沃的原因。

同样,这种因为地域环境不同之上的区别,同样也体现之于火锅之中的食材与吃法之上。譬如地处北方的,发源于草原民族的北派火锅,在食材的选用之上,主角当仁不让便是羊肉了,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做派,也一如了北方人豪爽的性格。而四川火锅,重庆火锅,则是因为发源于底层人士,食材当然在彼时人的眼中,也就远远上不得台面了,多是一些牛肚,鹅肠,鸭肠,等“下水”之物,重庆的火锅更是如此,传统的重庆火锅,食材较为单一,除却了多以牛下水为主的一类食材之外,甚至于一些蔬菜,都是不允许下锅的,之于一些包含淀粉的诸如土豆,红薯粉等物,更是个中的大忌,因为这些食物在下锅之后,会直接破坏了牛肉之中所蕴含的香味,就如同西北人在烹制手把肉时,往往不会在手把肉的烹制过程之中,加入任何的电解质盐一般的道理。

而成都的传统火锅,则多以清油为锅底,更加之成都平原,地产丰沃,种种食材,层出不穷,故而在食材之上的讲究,则就没有重庆火锅的严苛,也没有诸多的禁忌。当然,后世的重庆火锅,也发展出了“九宫格”这一类吃法,很有效的将蔬菜与肉类逐一分开,泾渭分明的让每个人一目了然的选择自己喜好的食物,这与成都火锅,也算是殊途同归了。

再者四川与重庆的火锅,在蘸碟与配料之上,倒是颇为的一致。或许初来乍到的人士,对着面前的一碟厚重的油水,会有些一筹莫展,迥异于北方的涮肉火锅,多用麻酱亦或是青韭菜酱这类蘸料来中和肉类本身所具有的腥气外,四川与重庆的火锅,则更是好以一碗揉合了诸多葱姜蒜,以及耗油等物的油碟,作为锦上添花的嘴边之物了,相较之于北方人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也别具了另一番浓油重料的豪迈与耿直了。

不过现如今由于交通的便利,信息的发达,各地城市的一体化,也逐渐的渗入了餐饮业之中,更何况自古“巴蜀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这就使得重庆的火锅,在与成都的火锅,逐渐的也开始互相的去之所长,用之所长的相互学习,借鉴起来了,无论是在食材,亦或是在锅底之上,原先的差异,也在经过了改良与加工之后,在无形之中缩小起来,不过万变不离其宗的,仍是无论上至于达官贵人,下至于下里巴人的,对于火锅这种食物的一份热爱。

民国时期的上海滩青帮大佬,同样也是由周润发,黄晓明等人所主演的电影《上海滩》的原型人物,杜月笙曾经恨恨的说过蒋介石,腹诽其把它当做于那夜壶,用的急时便急不可耐的四处寻它,待得解了一时之急之后,便弃之如同蔽履,束之高阁,嫌其臭不可闻了。

中国人现如今的人际关系,也是大抵如此,朋友,同事之间,更是大多如此。就是那俗话之中常常有云的“远亲不如近邻”,也早已今非昔比了,厚重的铁门锵的一声关闭,便也老死不相往来了。当真某一日接到了某个久未逢面之人的电话,抑或是短信,原因也无怪有它:结婚生子,要你凑份子钱;生活窘迫,想于你处借的一些钱钞,以此来应急;当然凡事也不可以一言蔽之,一概而论,至少我这类平素不好与人来往,身无长物,更无甚能够让人惦念之人,若是接到了久违来往之人的老友的电话,那必然会是如此这般的,令人捧腹的一句开场白了。

“听闻四川的火锅不错,有空去你那里领略一番可好?

责任编辑:若雨Shaun
网站声明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