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鹤鸣山,乃道教发源地之一,张道陵与张三丰皆有在此传道修行

鹤鸣山又称“鹄鸣山”,系邛崃山脉东麓青城山区的南侧支峰,与青城山天师洞相距仅三十公里。这里山势雄伟、林木繁茂,双涧环抱,形如展翅欲飞的立鹤。

鹤鸣山名称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一是山形像鹤。明张景贤《修鹤鸣观醮台公署记》:鹤鸣山因“起伏轩翔,状如仙鹤,故名”。清《大邑县志》载张申五等文章亦云:鹤鸣山“形如飞鹤,故名”。实地考查,如志所载。

二是山藏石鹤。清《四川通志》:“山形如复瓮,有石类鹤,故名”。明《广舆记》:“鹤鸣山穴中有石鹤,千年一鸣,鸣则仙人出。周时马成子修炼于此,石鹤一鸣;汉张道陵登仙于兹,石鹤再鸣;明张三丰得道于斯,石鹤又鸣”。

三是山栖仙鹤。梁李膺《益州记》:鹤鸣山“常有麒麟白鹤游翔”。明逸」名《鹤鸣山怀古》:“树老曾栖鹤”。前说象形,后说记实,中说传奇,不管从何说为是,而山名“鹤鸣”,自汉至今,一直沿用无改。

入山处左有单孔石砌孔桥,名曰“迎仙桥”。在桥上可见屹立于江中的方形巨石,人称此景为“鹤衔丹书”。右侧有铁索长桥,名曰“送仙桥”两岸绿树夹溪,极为幽深。过迎仙桥即可见山麓的三官庙。

旁有一亭,名曰解元亭。过送仙桥前行,道旁立巨碑,上刻“第一山”三个大字,为宋代书法家米芾手笔。沿宫墙拾级而上即到太清宫,即“古鹤鸣观”,为明代重建的道观,当地百姓都称其为“老君殿”。

殿内有延祥观,是明时龙虎山道士奉旨为迎接张三丰回朝时创建。张三丰于明初由宝鸡金台观,经成都青羊宫来到鹤鸣山,永乐时,成祖多次遣派使者来迎请他回朝,张三丰不意仕宦,皆避而不见。此后一直深居迎仙阁直至逝世。

阁内保存有大量题刻诗碑,其中多数为明代留墨。明尚书胡淡亦奉旨来访不遇,题有《访张三丰》,诗云:“交情久矣念离群,独向山中礼白云。

龙送雨来留客住,鹿衔花至与僧分。疏星出竹昏时见,流水明渠静夜闻,却忆故人如此隐,题诗谁是鲍参军。“阁后山岩,有一古柏,高三十多米,数围极其粗壮,古柏枝繁叶茂,相传为张三丰手植。

作为道教发源地的鹤鸣山,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这里的风物极富神奇,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鹤鸣石。产于鹤鸣双涧及斜江河上游。北宋诗画大师文同在《题鹤鸣石》诗中赞美此石“晶光凝莹洁,美质露斑斓。”

清末书法家陈文炜在《鹤鸣石记》中将此石分为桃红、血痕、云彩、蜡黄、铅华、瓜瓤、葭灰、棕杆、肉红、天蓝十品。此石是一种特殊砾石,质地细腻、光洁度好,堪与南京的雨花石和太湖石齐名并美。

清代的《大邑县志》中记载:“石上有鹤,魔之可见,惟不恒得,然间亦有获,亦奇石也。”据科学分析,此石是岩浆岩经风化,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硅酸盐作用,胶结成砾石,再经流水作用搬运而成的一种特殊砾石。石质细腻,光洁度好,折性强,是工艺雕刻的理想材料。

二是鹤鸣茶。产于天师祖庭老君殿周围山间,以殿侧之茶叶为最特异。相传为明清年间御定贡茶,沏之叶呈鹤形,或云蒸气上凝如鹤,色香味俱佳,甚为名贵。清代进士李惺《游鹤鸣山即景》句云:“种的树多无空地,摘来茶嫩是初番。”

三是鹤鸣双涧。由雾中金刚山发源分流而来,至鹤鸣山前,汇合成斜江上游。在鹤鸣山东西两侧,即东涧和西涧,昔时为县中八景之一,今尚存。

清同治《大邑县志》卷十二:“鹤鸣双涧,在鹤鸣山天柱峰下,一名双龙润,太清官踞其巅,中有大穴,流水相通,东润水涨,则浊水透入,西润仍清;西润水涨亦如之,因号龙池”。因此,双涧又被称为“龙池”。

相传,此水通龙泉古井,东涧水涨,西涧自闭,东涧水浊,西润仍清。反之,西涧水涨,东涧自闭,西涧水浊,东涧仍清。张道陵在此传道时,用“符水“为人治病,即是此水。

四是鹤鸣古柏。位于迎仙阁后岩清(邛州志》中记载:此树为明代张三丰手植。相传,当年有一对千年玄鹤曾栖息于古柏顶部第四层枝上,终日昂首挺立,怡然自得。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四川省林业厅古树专家专程到鹤鸣山考察,测定树高31米,胸高直径1.51米下限可断至明代,与《邛州志》所载相符。至今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生机正旺。

鹤鸣山既是正史所载的道教发源地,又是闻名遐迩的风景区,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不少学者名流的憩息和留墨,增添了鹤鸣仙山的绚丽色彩。今所能见的历代文学家题诗约有数百,其中不乏传世精品。

明代张三丰在此修道,到临邛沽酒,留下《鹤鸣山》诗一首:道士来时石鹤鸣,飞神天谷署长生。只今两涧潺浚水,助我龙吟虎啸声沽酒临邛入翠微,穿岩客负白云归。逍遥廿四神仙洞,石鹤欣然啸且飞。

责任编辑:禅说国学
网站声明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