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前世今生:中国佛教五大名山——雪窦山

中国佛教五大名山——浙东雪窦山,素为禅宗名刹、弥勒道场。宋理宗感怀先帝宋仁宗梦游此山,御书“应梦名山”;蒋介石对故乡的雪窦寺结有一份特殊的佛缘,题额“四明第一山”。

——题记

〈大慈佛国〉江明浩/摄

太虚首倡赵朴初赞同:雪窦山列入五大名山

佛教自汉代从印度传入中国,经千余年历史,至明代形成了“佛教四大名山”,即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

民国时期,佛学泰斗太虚大师担任雪窦寺方丈,于1933年在雪窦山开讲《弥勒上生经》时,首次倡议增加奉化雪窦山为五大名山、弥勒道场。

他的理由有三条:

“案教中文殊大智,普贤大行,弥勒大慈,观音大悲,皆有对待相成之密意,不可或分。我国向列之四大名山,以地、水、火、风四大为标识。五台之文殊表智属风大,峨眉之普贤表行属火大,普陀之观音表悲属水大,九华之地藏表愿属地大。而历劫以慈心三昧著称之弥勒识大,独付缺如。此缺陷者一也。

密宗曼荼罗中,以普、文、观、弥四菩萨表四智化身而成四佛,合为中台八叶。我国佛迹只具四大名山,不立弥勒之道场,是中台八叶中缺北方成就佛,四智中无成事智,亦显国人慈心不足。此缺陷者二也。

参以中国五行生克之说,普陀在南方属火,峨眉在西方属金,五台在北方属水,九华在中央属土,惟东方木位空虚无物。春木不动,万象皆滞,若离慈心,所有一切皆成魔业。此缺陷者三也。

基于上述理由,若以奉化雪窦为弥勒道场,五大名山之一,以九华表中央无障碍智,依地藏大愿执持一切,如是四方四智,一切圆成。不独可以贯通中印之思想学说,且可预兆弥勒教义之重兴。千载之秘,待时而兴,因缘殊胜,不可思议。”

1968年,雪窦寺在“文革”期间遭到毁坏,1985年开始修复。1987年10月2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莅临尚在重修中的雪窦寺视察。他十分赞同太虚大师的倡议,表示“雪窦山可以称为佛教五大名山、弥勒道场”,同时建议“雪窦寺乃弥勒应化之地,佛殿建筑应有别于其他寺院,可独建弥勒殿,以彰显弥勒道场和雪窦名山”。赵朴初所说的“弥勒应化之地”,是指被尊奉为弥勒化身的布袋和尚,曾在雪窦寺讲经说法,所以雪窦寺成为弥勒道场。他的这一建议很快得到实现:1990年,弥勒宝殿建成,中供弥勒大佛,两壁塑千尊小弥勒。一般寺院都是三大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而雪窦寺独建弥勒宝殿为全国独有。2005年9月23日,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在雪窦山建造露天弥勒大佛,总高56.7米,为当前全国最高的坐姿青铜佛像。大佛于2006年12月29日奠基,2008年11月落成开光,标志着雪窦山又向佛教五大名山迈进了一大步。

(图为太虚大师与蒋介石在雪窦山)

民国《佛学大辞典》:确认雪窦为五大名山

《佛学大辞典》是中国第一部新式佛学辞典。1912年开始由无锡人丁福保先生编纂,1919年他终于完成编纂工作。1922年,《佛学大辞典》由上海医学书局正式出版发行。这部360多万字的煌煌大典,共收辞目3万余条,内容非常广泛,基本上囊括了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它的出版,可说是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界乃至文化界的一件大事。

《佛学大辞典》从1922年初版到1939年,先后印行过四次。1934年版的《佛学大辞典》,在四大名山条目下加注:“近有主张四大名山外,加奉化雪窦弥勒道场为五大名山。”太虚大师之说,首次得到确认,从此,中国佛教五大名山之说开始流传。

名山名刹名僧名著

东南名山——雪窦山位于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西北部,为浙东四明山脉的南翼,它东起溪口镇,西达徐凫岩,南起洞山北麓,北抵商量岗奶部山,面积近100平方公里。巍峨四明山脉,有峰二百八十之众,而雪窦山奇峰突起、悬崖峥嵘、幽谷瀑飞,自古秀甲四明。雪窦山之瀑雄而柔,溪纯而曲,峰峻而灵,岩险而秀,谷翠而幽,自然风光尤以飞瀑急泉最负盛名,唐代之前有“瀑布山”之称。著称于世的瀑布胜景有飞流如雪的千丈岩瀑布、神秘诡异的隐潭瀑布群、重嶂若城的徐凫岩瀑布。山中还有险峰奇观妙高台、清凉世界商量岗等风景名胜。

(浙东雪窦山 夏亦蓟/摄)

禅宗名刹——雪窦寺肇创于晋代、兴起于大唐、鼎盛于两宋、辉煌于民国、复兴于当代。唐代景福元年(892)起,雪窦山宗风始由禅宗执帜。禅宗五家,雪窦寺尤在法眼、云门、曹洞对禅宗发展起着根基的作用,人称“禅源”,乃为中国东南一处著名的禅宗名刹。南宋雪窦寺被评定为全国禅院“五山十刹”之一,明代被列入“天下禅宗十刹”之一。民国时期的雪窦寺,由于深受蒋介石和太虚大师这两位中国社会和中国佛教顶级人物的相与厚爱,使雪窦寺步入到一段十分耀眼的辉煌时期。国运昌而佛法弘,1985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千年雪窦禅寺着手重建。1987年,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莅寺视察,缅怀民国往事,他对创建弥勒道场,重现“中国佛教五大名山”之辉煌,深表赞同。当代雪窦寺,其规模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堪称最盛大的一次复兴。

(雪窦禅寺全景  明月/摄)

代出名僧——雪窦寺五毁五建,历炼沧桑;渺渺百代,名僧辈出。自唐至清,光是史料确记的住持禅师就有48位,僧衣飘飘的过山真僧,多得更是难以计数。唐景福元年(892),常通禅师率徒南下到雪窦山,受邀住持雪窦寺前身瀑布观音院,被尊崇为“雪窦开山祖师”。唐末五代初期,雪窦寺成为布袋和尚弘法之地。

五代末至北宋初,多位饮誉海内丛林的禅师,纷纷登上雪窦山主持寺事。禅宗法眼宗第三祖、净土宗第六祖知觉延寿禅师(后称“永明大师”),云门宗四世法孙、“云门中兴之祖”明觉重显禅师,这两位法中大龙先后主持雪窦寺,使得雪窦寺如日中天,走向盛极。南宋名僧、曹洞宗十一世孙自得慧晖,隆兴年间请入浙东雪窦寺弘法。首次住山十余年,雪窦曹洞宗如日中天。淳熙三年(1176),八十高龄的慧晖被请到国都临安,奉敕主持净慈寺。淳熙七年秋,名就江南地区的自得慧晖,主动退归雪窦寺,三年后示寂且入塔在雪窦。1932年重阳节,应蒋介石之邀,中国佛教界领袖太虚大师出任雪窦寺方丈,一时真僧如云、法会连台。

诞生名著——佛教名山雪窦山,除了是禅宗文化传播中心之一,它对中国文化的另一大贡献就是,五代与北宋交替之时,智觉延寿大师在雪窦山中峰完成了佛学巨著《宗镜录》初稿。住雪窦期间的智觉,他的个人佛学修养也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他独自结庐于雪窦山中峰,倾注心血,初步编纂成80万字的《宗镜录》。961年,他出任杭州永明院(净慈寺前身)第一代住持,终于完成了《宗镜录》定稿工作。后世对《宗镜录》,好评如潮!智觉圆寂不久的公元992年,宋太宗特敕《宗镜录》“归藏”。在中国历代高僧大德中,清代雍正皇帝最为服膺、最为推崇也是智觉大师:“永明古佛,实为震旦第一导师!”他抽出时间,对《宗镜录》亲加选录,颁示天下丛林。中国当代大学者南怀瑾先生认为,宋代有两部名著对中国文化具有卓越贡献,一部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另一部便是智觉延寿的《宗镜录》。

(图为五代佛学巨著《宗镜录》的清代同治版本)

从唐朝懿宗皇帝到清代光绪皇帝,历代官府相与垂青雪窦山。千年以降,共有12位皇帝或敕谕或赠经或赐物,以不同方式垂青着这座禅宗名刹。唐咸通八年(867年)唐懿宗敕赐雪窦山为“瀑布观音禅院”。宋朝皇室诸帝的敕谕,就有41道之多。公元999年,宋真宗对禅宗高僧轮流执掌已达百年雪窦山瀑布观音院,欣赏不已。他觉得四明这座知名的禅宗寺院,未免有点“寺大号小”的味道,理应为它正名,于是赐改瀑布观音院为“雪窦资圣禅寺”,并御书了“资圣禅寺”匾额。在宋一代,雪窦寺的太多荣耀最终归于一个经典,那就是“应梦名山”——宋仁宗梦游八极之表,图诏天下,独雪窦山“契合圣心”;宋理宗感怀先帝旧梦,御书追封雪窦山为“应梦名山”。 蒋介石对故乡的雪窦寺结有一份特殊的佛缘。他每次回故乡溪口,必上雪窦寺听经论道、敬香憩休。1927年8月,蒋介石第一次下野时游山,欣然为雪窦寺题额“四明第一山”。

(图为民国时期蒋介石为雪窦寺山门手题“四明第一山”)

2013年起,在中央、省、宁波有关部门的关怀下,奉化市新一轮佛教名山建设全面开展。永平资国禅寺、雪窦资圣禅寺和雪窦资福禅寺,分别担当上、中、下雪窦组团的核心寺院,堪称雪窦山三大丛林。其中的弥勒大佛、弥勒圣坛、弥勒楼阁、弥勒内院、弥勒宝塔五大建筑,成为中国佛教五大名山雪窦山的五座中国佛教界新地标。当下,中国汉传佛教信仰的格局已经从四大菩萨转变到五大菩萨,弥勒菩萨的加入使得菩萨信仰体系趋于完善。从而使愿、行、悲、智、慈五级次第最终形成:地藏菩萨——大愿,普贤菩萨——大行,观音菩萨——大悲,文殊菩萨——大智,弥勒菩萨——大慈。雪窦山行将建设成为弥勒信仰弘法中心、弥勒信仰朝觐中心、弥勒文化研究中心,从而确立弥勒根本道场地位,成为中国佛教五大名山之一。弥勒信仰贵在灵活运用、开心见证境界,充满希望和憧憬的雪窦净域,将逐渐成为中外游客、香客的“心灵港湾”!

(图为当代雪窦山弥勒大佛 李远杰/摄)

名镇名湖映辉名山

雪窦山东南麓为浙东雄镇溪口。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溪口建村。它以仙灵雪窦为枕,秀媚剡水绕膝,一派绿野平川,清溪舟筏,烟霞牧歌,宛若武陵桃源,自古就有“武陵”之称。南宋以降,这里始为通向四明山和天台山腹地的关隘,连接明越两州的交通要道,继而成为这一带山区的经济和文化重要辐射点。进入民国时期,这片饱含诗情蘸满古意的土地,忽而风生水起,遭遇惊天巨变——从1911年11月由日本回国参加推翻清庭光复杭州的决战,到1949年4月在解放大军隆隆炮声中,抛别故里、败走孤岛,近四十个春秋,蒋介石这位土著的溪口盐商之子,令这座古镇历经了从极度躁动,继而空前繁盛,最终又重趋平静和散淡的传奇过程。时至今日,溪口依然遗存着22处蒋氏史迹,它们成为近现代历史大格局中一个永远耐人寻味的背景。当一切永远往而不返,溪口尤以“民国名镇”、“蒋氏故里”而名闻遐迩。

( 图为民国时期雪窦山东南麓的溪口镇)

雪窦山南麓为“浙东明珠”、 “雪窦宝镜”之称的亭下湖。总面积广达33.56平方公里,湖面积为5.9平方公里,环湖岸线长达42公里。它地处雪窦山御书亭之下,湖区形成于剡源古镇亭下一带而因名。亭下湖北控“剡源九曲”高岙而筑其坝,西纳西晦溪众水而丰其姿,南牵雪窦余脉而敞其怀,北接妙高峰千丈岩而壮其色,得天独厚,美不胜收!水是亭下湖的灵魂:从大坝向晦溪九曲上溯,至奉化余姚交接的秀尖山源头,30多公里迢迢之水,从万壑千峰中奔流东来,丰沛却不失清纯,喧哗而归于平静,终形成“水锁高岙云水集”的胜概。山是亭下湖的画屏:亭下湖群山环抱,近山流翠,绿树生烟;远山隐隐,龙飞蛇舞。它们得湖水的映衬,不再单调,各显巧妙。人们时常拿亭下湖与宁波东钱湖、杭州西湖相比试。“类钱湖而稍幽,似西湖而更雅”,那恰是溪口的亭下湖。

(图为雪窦山南麓的亭下湖 傅旭涛/摄)

佛教名山、民国名镇、浙东名湖,它们各擅风流,又融为一体,这就是浙东那一方神奇的土地——中国佛教五大名山雪窦山!

责任编辑:江旭娜
网站声明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