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陈向东:跨界能手的水墨维度

在中国传统书画艺坛,讲求笔墨、技法、样式和媒介独门绝活的“一招鲜”,成为无数人终身追求恪守并引以为豪的目标。与所谓师承、天赋、才情、人品一样,这成为在圈内互认和自认“大师”的基本依凭。这也是许多以水墨画的变革为己任的艺术家所诟病的要处。

我注意到一种突出的现象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所有在努力摆脱传统书画窠臼方面有所建树并冠“水墨画”之名以区分的艺术家,往往都是出于不满足、不自闭于这样的“一招鲜”的自得,有着一颗兼容并蓄各类媒材甚至各国艺术之特点优长的好奇心。

陈向东,要比出传统水墨而变的艺术家,更有令人刮目之处。他出生江苏南通,那里“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的地理方位,凸显出南北文化兼而有之的南风北韵。水墨,或者按照原先的传统叫法,书画,自然是那里一部分文化人生活中的全部。但公开的资料显示,陈向东在八十年代家乡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并在南京艺术学院系统研修版画,以水印木刻而闻名。在追求明朗清晰、苍劲淳厚的肌理印味与朦胧淡雅、水色迷离的烟雨意境的过程中,他养成了致广大而入精微的观察、把握自然物象体态情貌和材料特性的习惯,特别是物象、意象如何凭借媒介材料相互转换而成形象的意识。

旅美二十五年里他跨界到瓷器艺术和水墨艺术方面潜心研磨,心无旁骛,创作出的作品新颖度之高,令人惊讶,用跨界高手来称谓他、赞誉他,毫不为过。木刻版画、瓷器绘画、纸本设色,这三项原本被无数人各自封闭经营、独善其美的媒介类型,被他大跨度地跨越和打通,在不同的媒材介质上,呈现出其特有的品性特征。

他的彩绘瓷器,形制在限定中求变化,形象在围合中求舒展,色彩在反向中求还原,延续了他在版画木刻创作过程中的缜密构思、精细制作、正反转换的工作模式。世间最平凡的泥土,就像世间最多见的树木一样,经过陈向东的双手,拥有了精彩别样的诗意。器身上垂直铺展开的是嶙峋虬结的太湖石和体位自由的夏日莲。这是艺术家钟爱的两大类题材,对其反复的表现,成就了他自身艺术特性的巩固与传播。与其他艺术家在瓷器泥胎上偏好轻巧点线与色块勾连的几何式图案,或一味运笔洒脱以求风云际会式意象不同的是,陈向东竟能在不同平面、弧面的泥胎上,描绘并烧制出富有写实状物情趣和侘寂内敛意境的盛夏荷叶和园中瘦石,显示出其高难度的写实功力和陶瓷烧制技术。其满铺展开的茵茵叶蓬,繁茂勃勃,充满了触手可及的质感;其曲扎叠起的高温釉下青花奇石,阴阳正反转合,明暗形体起伏,同样森然庄严,写实性极强。即便是他创制的其他花草瓷器,也同样让绿叶厚实、花蕊夺目,灼灼而立,令人过目难忘。

如果说木刻版画的精工细致和复杂程序,与瓷坯的釉色描绘和窑变烧制一样,同样需要耐心的话,那么,陈向东在纸本水墨上的创作,就更在心与物的关系上接近传统文脉,也更加自由和全面地展现出他对传统关键媒材在表现能力上的推进。

我们欣喜地看到,他把水印木刻中对水性的理解和运用技术大胆地转换到对生宣中水与墨的控制中,从而令人叹服地展现出一种传统笔墨技法在宣纸上难以达到的墨形、墨色、墨质的稳定性。这意味着传统的笔墨经过他借自水印版画的“独门绝技”,竟然在难以控制的宣纸上能像西方油画那样塑形敷体,营造三维透视的画面效果。

他的《爱莲(一)》(水墨生宣2017年),以零距离切入的透视方式,用仰角表现出阔大荷叶悠然自在的状态。而借鉴自水印木刻的运水法,在生宣上让墨在运动中迸发出留光敷形的独特画面效果,极大地满足了当代观众对水墨画图真状物新的审美要求。随后,在《爱莲(二)》(水墨生宣2017年)中,他把创作的视点从画面中拉出,以站在画面之外的创作者视角来表现池塘荷叶的几重“之”字形排列姿态,画面富有扶摇而上的节奏,加上对荷叶纹理筋脉的洒脱且写实性极强的笔墨描绘,一幅中西审美趣味完美合璧的佳作跃然而出。陈向东独特的以水运墨方式,既还原客观物理现实,又保有东方审美意境,这在巨幅画作《盛世荷风》(水墨生宣2018年)上得到了强有力的验证。这幅横篇巨制,虽然采取了前景近景远景的纵向透视法,但横向的景物展开和远景天际交汇处的广袤无垠,又修正了观看者视点的局限性。整个画面厚实却不封闭,茂密又还疏松。它有西画的逼真,更有中国画的神韵。能够将水墨控制和使用得如此精准而又怡然,且小至咫尺,大至数丈,非有法者不敢为,非有识者不可为。

陈向东近期对水墨的探索,走出了对自然景物的再现式表达,走向了意象式表现。由水印木刻版画得来的对水与颜料的理解与使用方法,让陈向东在纸上的状物图真形成了自己的水墨印迹特色,现在,他开始让水墨不再刻意去再现什么,而是自我生长。他写道“因为画本身有它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我希望随心所欲让墨在宣纸上自然呈现。”是的,他近期的新作不再把自然当成为一个对象性的存在来再现或者描绘,而是对宏观自然和微观自然的内在生命律动的整体把握,它们根源于对自然的理解,根源于对自然之貌相背后所有可见和不可见的物之场域的体认。这是对万物生命动感和能量的意象式表现。这些画作依然保持着与自然在意象上的互动和分享性,留有自然物象生动的影子和温度,而不是纯然、截然的抽象。

我常说,不以让人看懂了什么为主,而以让人感觉到了什么为主,这样的作品离心灵最近,离形而下的物性和形象最远——它是形而上的,是关于世界可能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精神图景,虽然保留着对自然物象的意象性捕捉,但体现的却是对宇宙生命律动的完整自然的憧憬。陈向东长居海外美国,自然有着更加开阔的文化比较视野,他在新作上频繁使用的随意飞扬的色线,以四两拨千斤的点睛妙手,传递出当代一位穿梭于中西文化之间的艺术家努力融合在地文化与母文化的心胸。我相信,他的这批新作,超越具体的形象、特定的物性和狭隘的地域性,更易于被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和不同信仰的人们所接受。他大胆又轻松地用一根彩色的线,把水墨画创作的维度牵引到国际的视野中,值得关注和肯定。

责任编辑:

zh

网站声明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