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台青张毓中谈以自媒体沟通两岸

  

祖籍河南开封的台湾青年张毓中在“太行山上看乡村振兴”两岸媒体豫冀行联合採访途中(受访者供图)

张毓中于参访途中(受访者供图)

张毓中用无人机纪录沿途风光(中评社 陆文煜摄)

2022年,张毓中父子返乡,与河南家人在黄河边合影(受访者供图)

2022年,张毓中父子返乡,与河南家人在窑洞前合影(受访者供图)

1990年代,张毓中祖父返乡探亲时,河南乡亲还住在窑洞裡(受访者供图)

至今在河南三门峡的老宅墙上,一家合影台湾亲人从未缺席(受访者供图)

张毓中的姑奶奶(受访者供图)

张毓中的自媒体账号(受访者供图)

  日前,由中央台办主办,河南省台办、河北省台办联合承办的“太行山上看乡村振兴”两岸媒体豫冀行联合採访活动圆满落幕。祖籍河南开封的台湾青年张毓中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分享河南寻根经历、两岸自媒体创业故事以及谈台湾青年眼中的大陆变迁和乡村振兴。

  张毓中,1994年生,长与台湾台中,祖籍河南开封。19岁时来陆求学,回到故乡河南寻根溯源。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外交专业,原从事地产行业,开设小红书账号,期望把最真实的台湾青年视角呈现在两岸媒体平台上。

  以下为访谈全文:

  寻根:一捧黄河水 两岸三代情

  中评社记者:请向中评的读者做个自我简介吧。

  张毓中:我今年29岁,生长在台中,河南是我的根系所在,祖籍在开封,现在大多亲人生活在三门峡。去年从地产行业辞职后,我目前主要从事文化策划相关工作,同时也刚开始经营自媒体,目前全网大约1万多粉丝。同时我也在和出版社接洽,在筹备一本我寻根返乡的书,希望能在今年之内推出。

  这本书讲述了我回河南寻找亲人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我从外省三代的角度,回顾了我爷爷当时离开河南来到台湾,颠沛了半个世纪又重回故土的经历。其中也穿插我和我父亲的视角,讲述我们这一代人如何理解他们那一辈人。

  台湾有许多外省三代,很多人对自己的祖籍已经很陌生了,对上一辈的故事很陌生,但我认为家人和血缘是非常根本的。我爷爷在世时经常跟我们谈论黄河和老家,谈他们当时是如何被一番波折带到台湾,我认为这样的故事值得被记住。

  中评社记者:可以介绍这本书的主题和内容吗?

  张毓中:这本书在我心中已筹备了10年,从我爷爷去世到现在。我爷爷在医院病榻旁边,仿彿回到了小时候,会喊妈妈,还讲河南当地的方言,讲黄河的故事,这些内容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后来,我发现家族的故事和历史文化传承一直汇聚在一起。我19岁第一次来到北京后,就抽空回河南探亲,逐渐梳理这三代以来的故事。

  河南一直是一个苦难之地,纷乱不断。百年前,它便开始了流离失所。我的先人从山西迁到河南,经历了中原大战,再迁到台湾,大约过了半个世纪,当他再回到这片土地上时,又经历了人事已非、亲人离散、来不及说再见等痛苦。

  我认为现在很多人逐渐失去了对上一代精神的传承,因此,我希望这本书能借由自己家族的故事,除了铭记历史之外,还能传承人的精神。像我们这一代的台湾学生,从小学习黄河、长江、华北平原,但从未真正踏足过这片土地,未深入瞭解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经历了怎样的历史。

  但当我深入瞭解细节后,它呈现出一个宏大的叙事。我们应该如何让这个故事更动人,更符合当代青年和人们的需求,而不是流于一种讲古的形式?这是我比较关注的一件事情。

  中评社记者:你是如何走上寻根之路的?

  张毓中:我与大陆有很深的情感链接。从我有印象起,我爷爷床头就放著一瓶从老家带过来的黄河水。记忆裡,我爷爷他总是希望我们去看看老家,看看过去生活的窑洞。因此当我第一次来到北京时,我对河南的故乡特别感兴趣。暑期交流结束后,我便去了一趟。我的老家在开封附近,我爷爷小时候就生活在黄河不远的地方,后来去了台湾。

  相隔40年后的1988年,我爷爷再回到故土,就在河边舀了一瓶黄河水,特地带回台湾给家人看。当时飞机管得比较鬆,还可以把水带上飞机,这瓶黄河水就一直放在他的床头。当时我的姑姑和父亲都感到非常惊讶。我们从小就在课本上学习黄河、黄土高原,但从未亲眼见过黄河水。后来爷爷去世,这瓶水就成了他的遗物。

  爷爷生前也希望能回河南老家入土,但由于疫情,这几年两岸往返不容易。直到去年,我才带著父亲回到河南老家寻找家人。当时还需要隔离,我和父亲先到北京,出隔离后,带他办电话卡等需要实名的东西,再去河南。一路特别辛苦,因为我们到了三门峡要做核酸,还无法验证台胞证,只能不断往返寻求人工协助。历经种种辛苦,幸好最后总算让亲人们见面了,作为第三代家族的长子,我觉得这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我和父亲找到姑奶奶家时,场景非常感人。我姑奶奶已经80多岁了,是我爷爷在大陆的唯一妹妹,长辈们本来觉得这辈子难以再见面。姑奶奶爱哭,大伯也很感性,都流下了眼泪。大家在车站相拥时,仿彿见到爷爷回来了。

  找到了老家,和亲人再次取得联繫,心里会更踏实。我告诉过很多朋友这种感受,两岸之间有清晰的联繫,当你有一个亲人在时,你会自觉关心当地的天气情况和时局变动。例如,台湾很常发生地震,偶尔发生比较严重的灾情,大陆的亲人们会来关心是否有意外,说从大陆看到了报导,让人感到特别有人情温度。

  中评社记者:你的亲朋好友们看过这本书吗?

  张毓中:我的家人看过,因为我要跟他们校稿。大家的记忆是分散的,这本书中分成了两个支线,一个是我的爷爷在台湾如何建立了台湾张家,另一个是他的妹妹在三门峡如何建立河南张家,直到1988年两岸终于开放探亲后,这两条支线才交汇在一起。

  我的长辈们非常支持我写书和蒐集资料。因为每个人脑海中的细节存在出入,需要从这裡提取一些,那裡提取一些。当一位晚辈捧著笔记本,记录当时发生了什麽事,呈现怎样的场景,这对长辈们而言,是再次感受到自己经历的事情受到重视的过程。作为晚辈,我认为这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中评社记者:像你这样回到大陆寻根系的年轻人在台湾多吗?

  张毓中:会有,但是少。例如有朋友家族来自广西客家,儘管他们现在大部分方言已经不会说,但有时候还能用顺口的语言讲一两句,只是自己可能不知道这是广西客家的语言。据我所知,台湾有一段时间流行家族文学,是外省二代回溯上一代父母辈的记忆,但到了外省三代时,上上一辈的就很难再回溯了。这也是为什麽我希望通过视频、图片和故事的形式,唤起大家对乡土的情怀。

  看见:感河南变迁 悟精神传承

  中评社记者:这几年频繁回到河南,你认为河南哪裡变化最大?

  张毓中:整体变化都非常大。拿河南三门峡来说,2016年我去时发现广场上遍地是垃圾、痰、烧烤和啤酒等,然而现在的三门峡已经成为天鹅之城,整体规整,道路乾淨,乡村整治非常到位。

  我这次来郑州,发现高铁站最近刚装设了高铁护栏。无论从硬件还是人民素质,河南省都在迅速崛起,不断迭代改善。频繁时,我可能每半年都会回老家,和亲人叙旧,深刻感受到变化。

  我为了撰写这本书,考察了很多地方。最早在开封杞县,儘管很多地方已经被推掉,但我们仍然寻找熟人对接,寻找老地名,试图发掘当时的遗址。例如我爷爷在开封高中,现在已经完全不是当年的样子,但我认为来到这裡也是一种缅怀先人的追寻。

  中评社记者:这次在河南沿著太行山看乡村振兴,你有什麽感触?

  张毓中:非常感谢河南省台办的邀请,对于大部分台青来说,我们很难自己来到这麽偏远的地方。大部分台青聚集在北上广厦等大城市,这次我看到许多乡村努力发展经济寻求致富的过程,看到河南的逐渐发展,印象很深刻。

  在我看来,河南一直是一个特别苦的地方。自古以来,无论是旱灾、蝗灾还是人祸,这块土地展现出的刻苦耐劳、质朴善良以及人们在艰难中不畏困难前行的姿态,都是我在整个中国都很难发现的一个特点,这次活动让我深切感受到了这种精神,我希望能将这件事情传播给更多人。

  坦白说,以前我刚到三门峡灵宝时,我觉得已经很偏僻了。但当我造访郭亮村和云台山,我觉得三门峡那边发展还算可以。以前我们家的老人甚至连饭都吃不上,后来可以吃一些杂粮。现在大家基本上都有饭吃,能走得出去,受到很好的教育,这是一个时代的过程。从乡村到城市,是不断发展的,每个阶段和细节都非常清晰,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很深的感触。

  这两天我们参观了郭亮村挂壁公路、红旗渠,让我想到台湾太鲁阁隧道,这些都是人与自然斗争的产物。上一辈确实非常能吃苦,他们当时面对自然环境的恶劣和险峻,不是我们这一代生长在城市里、拥有丰衣足食的生活的年轻人能想象的。

  先人们刻苦耐劳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一直传承下来的,包括我现在在北京,也能看到亲人或朋友身上刻苦耐劳的精神,这都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特质和财富。文化和传统都是一脉相承,同根同源的。像勤俭耐劳和孝顺这样的习惯,听起来可能有些俗套,但毕竟它们是两岸一脉相承的。

  发声:以自媒体平台 传青年声音

  中评社记者:你是如何走上文旅自媒体之路吗?你走过大陆很多地方,有没有一些有意思的观察?

  张毓中:不论是台湾还是大陆,文旅都是一个容易切入、平易近人的角度。作为一名台湾青年,很多视角值得传达。许多人可能好奇台湾,想瞭解台湾青年如何看待大陆的吃、喝或民生,这也是我尝试瞭解这一广袤大地的方式。

  当我走过很多地方后,我发现瞭解大陆真的很困难。台湾是个小小的岛屿,从南到北仅需几个小时的路程。然而,大陆各个省份的文化、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截然不同。例如,有段时间台湾媒体认为大陆民众吃不起榨菜和茶叶蛋,这可能只是某个小地方在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台湾部分有心人士将其炒作到整个大陆地区。实际上,我们也常会被偏见所困扰,这并非台湾青年所期望的。

  无论是自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我们应该从更多元的视角传达给更多人。一个地方并非如大家所想象那样,它包含许多细节。越走过大陆的多个地方,我会越有这样的感触。

  这片土地太大了,当前媒介传播的一个困境是瞎子摸象,你摸到大象的皮肤很粗糙以为是树,摸到鼻子感觉像蛇,但却看不见整个大象的全貌。因为许多台湾人只会待在北上广等地,像我们这次深入太行山上的小乡村、瞭解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大多数台湾青年来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再加上特定媒体的垄断,很容易对大陆产生偏狭的印象。

  中评社记者:你的账号主要在哪些平台?有发给岛内朋友看吗?自媒体之路上是否曾面临过哪些困难?下一步有什麽发展计划?

  张毓中:我刚开始做自媒体,主要以小红书为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到,小红书对两岸年轻人来说是一个特别开放且多元的地方,大家在上面分享生活、吃、喝、玩、乐,并不严肃。我很乐意分享更多文化、历史、地理相关的内容,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需要一些较软的切入点。一上来就告诉你“我们8000年历史”怎样,是行不通的。

  岛内也有非常多朋友在用小红书,无论是找资料、看穿搭还是分享美食,小红书的普及率还是相当高的。你可以看到小红书裡面提到,两岸的00后和95后之间经常交流,甚至一起追星,我们之间并没有太多隔阂。

  在大陆做自媒体很难避免遇到审核问题。尤其是我们没有在这样的语境下成长,有些用词可能有更好的表述方式,这或许是所有自媒体人都需要学习的。

  另一方面,许多台湾青年阐述对一些现象的观察时,可能被很多人认为台湾人抱有一种优越感。实际上,我们并非是这样的态度,只是希望忠实地呈现我们的所见所闻,误会的源头不过是用词上两岸有所不同罢了。

  在创业方面,我刚刚起步,可能真正的问题仍在后面。从文化和策划的角度来看,今年经济开始大复甦,许多企业更愿意採用一些文化或较软的视角来推广,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

  自媒体事业的下一步,我希望能与我的出版作品相结合,探讨台湾青年如何看待大陆。另外,我还有自驾旅行整个大陆的计划,打算深入许多小乡村,探索奇景和人文,将最真实的台湾青年如何看待这块土地的视角,呈现在两岸媒体平台上。

  中评社记者:你曾经提到过,台湾青年应当积极发声,你认为台湾青年应当发出哪些声音、如何发声呢?

  张毓中:近几年两岸关係有些紧张。无论这些紧张是来自内部还是外部,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关注彼此相同的地方,而非差异之处。

  大家都说中文,饮食文化以及血缘来源都非常相近。正如刚刚提到的,我认为我们之间没有太多隔阂,所以更应该关注我们共同拥有的文化基因和传统。

  当你在网络环境中浸泡很久后,会发现两岸人民的诉求并没有那麽大差异。大家都在认真生活工作,认真搬砖,我们真正讨论的事情更应该回归到民生,而非政治上。我认识很多在上海、北京工作的台湾青年朋友,他们会谈论工作上的困难,并表示在这裡得到了大陆朋友的支持。这些正是我们应该不断强调的内容,而不是每天强调我们存在歧义,无法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至于如何发声,我认为,只要愿意将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就好,但不能用极端的方式来表述。小到发朋友圈,再到写公众号,或者发表在传媒上,我认为都是很好的。最担心的是你不说,这些误解的裂缝就会被别有居心的人扩大,这是我非常担心的一件事情。

  中评社记者:️你如何评价目前两岸青年的交流情况呢?作为台湾青年,你认为还可以为促进两岸交流做哪些贡献?

  张毓中:两岸的青年交流聚焦与民间、民生、教育方面,由政府主导合作。我注意到,从今年开始,已经有许多民间交流、实习生来大陆参访,当然,这也依赖各地单位的协助。在这样的不断交流中,可以逐渐消除隔阂,消除误解。

  从青年的视角来说,90后、95后甚至00后,他们需要更大、更有弹性的空间去理解彼此。我认为最直接的方式是多来旅游,民间的力量非常强大,就像我经常被云南大理或新疆草原所吸引。当你看到一个地方优秀的东西后,无需过多解释和包装,就能直观感受到伟大的叙事,这根源于人性中嚮往美的追求,因此走出岛屿、多来现场看看吧,这片土地远比我们想像的更加辽阔。

责任编辑:陈雅丹

zh

网站声明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