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晋江布袋木偶戏

手中演绎人生百态的指间艺术


晋江布袋木偶戏是福建省晋江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即南派布袋戏,指泉州地区掌中木偶戏,以泉腔演唱,有别于唱北调的漳州北派布袋戏。其艺术风格独特,行当脚色分工细致,木偶头雕刻形神兼备,表演细腻,动作传神。


主要特征

晋江布袋术偶戏行当角色分工细致,木偶头雕刻形神兼备,对表演艺术有严谨的规范要求,如生角基本动作24步,旦角基本指法40步,同是一把扇,生角玉骨扇11步,丑角鼓扇21步。一个缝衣程式,就有外于裁衣裳,智上拔针、针插襟前、抽线。咬线、线尾搓尖。对针穿线、打结、口齿弹线、发上滑线、缝衣抽线等11个动作:表演修书盖章。从取印开始,再看印,去印脏,盖印油、呼印,下印,最后叠手压印,细致入微,一丝不苟。表演细腻逼真,动作准确传神,其中特别擅长表演抒情性的文戏。布袋戏木偶的表演善于模仿饮酒、吐水、抽烟、喷火等特技动作,欣赏性较高。语言口语化,特别是丑角人物的插科打挥,语言交锋,风趣幽默,生动活泼,入情入理。


image.png
图源网络

剧目分类

晋江布袋木偶戏剧目可分为传统剧目与新编剧目两大类,传统剧目叉分为生旦戏、宫廷戏、审场戏、武打戏、拳打戏、连台本戏与折子戏和小(单)出戏。新编剧目有童话剧、神话剧、现代剧和成语故事剧4种。


代表作品

《白龙公主》、《五里长虹》


image.png
图源网络

历史发展

晋江布袋木偶戏,即泉州地区南派布袋戏、掌中木偶戏,中国台湾称为南管布袋戏,以泉腔演唱为主,有别于唱北调的漳州北派布袋戏(台湾称为白字布袋戏)。1951年7月,南派布袋戏定名为掌中木偶戏,是中国木偶戏中的稀有剧种。它流行于闽南地区,源头可追溯到晋代《拾遗记》及五代《化书》、南宋《已末元日》中的史料记载。

明中叶至清未,是南派布袋戏兴起与发展时期,民间传说和《台湾通志》称,布袋戏兴起于明嘉靖间(1522—1566年),创始人为后来被誉为"戏状元"的梁炳麟。清道光 (1830年)《晋江县志》 卷七十二"风俗志"载:"木头戏,俗名傀儡,近复有掌中弄巧,俗名布袋戏。"说明当时泉南一带流行布袋戏演出。清道光年间泉属诸县的布袋戏演出已经相当的盛行,并跨海传至台湾。

清末,晋江等地的布袋戏演出非常的活跃,并出现了许多艺人,如李克茶、同安梭等艺人。清道光末年李克茶创办了"金永成"布袋戏班(即1953年成立的晋江潘径布袋戏剧团的前身,1978年改名为晋江县掌中木偶剧团,即晋江市掌中木偶戏剧团)。《中国木偶艺术》一书记载"清代道光中叶,台湾布袋戏由福建泉州传人"的史实。清末民初,泉属各县一些布袋戏班社纷纷兴起,如清同治、光绪年间的闽南"五虎班"。民国时期,安溪、惠安等地的布袋戏班几乎遍及全县。

但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由于经济衰退,泉属诸县的布袋戏班社处境维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晋江布袋木偶戏获得了新生,创办了公办剧团。晋江等县还组织挖掘、记录了200多个布袋戏剧目和音乐曲牌,使晋江布袋木偶戏传统文化遗产得到了必要的保护。


image.png
图源网络

文化价值

晋江布袋术偶戏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具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地域文化特征明显,艺术积淀丰厚,形象美、语言美、音乐美,从中可以领略到泉南布袋戏的木偶雕刻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唱腔艺术的风采。


学习体验场地

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


image.png
图源网络


责任编辑:郑惠莹

zh

网站声明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